宜城街道>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動態>要聞動態
海鮮豆撈店突然停業,員工工資無著落;宜城街道綜治中心聯動多方,10天化解糾紛。
“終于拿到錢了!這下能給孩子交學費、給老人買藥了!”9月中旬,數十名勞動者緊握著剛發放的現金,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10天前,他們工作的海鮮豆撈店突然停業,工資索要無門,而宜城街道綜治中心的高效介入,讓這場欠薪糾紛迅速化解。
01、店鋪停業遭困境
9月初的某一天,宜城街道一家頗具規模的海鮮豆撈店悄然鎖閉大門,貼出“暫停營業”告示。店內員工多次聯系老板未果,而部分員工正面臨子女學費、家人醫療費等迫切開支,情緒一度焦慮。
事件發生后,員工代表前往宜城街道綜治中心求助。中心立即啟動欠薪糾紛快速響應機制,聯合勞動監察、公安等部門成立專班,通過走訪現場、摸排資金流向,迅速鎖定店鋪遺留的營業款項,為后續化解奠定基礎。
02、中心搭臺解糾紛

面對店內負責人對款項支付的分歧,綜治中心啟動“一站式”調解模式。在下漳社區活動室組織夜間調解會,由綜治中心牽頭,司法所、勞動監察部門共同參與,采取“背對背”溝通與“面對面協商”結合的方式,平衡各方訴求。
調解過程中,工作人員一方面向負責人闡明《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相關規定,指出拖欠工資可能面臨的法律責任;另一方面,引導員工理性表達訴求,并協調社區網格員提供臨時生活援助,緩解勞動者迫切困難。經3小時協商,雙方最終達成支付協議。
03、案結事了護民生
9月15日,在街道綜治中心監督下,店鋪負責人以現金方式全額發放拖欠工資。工作人員逐一核驗身份、登記簽字,確保款項準確到位。一名員工感慨:“原本以為要拖幾個月,沒想到10天就解決了,心里踏實了!”
10 天化解欠薪糾紛,宜城街道綜治中心交出了一份基層治理的“民生答卷”。從啟動快速響應機制鎖定款項,到搭建多部門協同調解平臺,再到監督工資全額發放,每一步都彰顯著“以人民為中心”的治理理念。這起案例不僅為同類欠薪糾紛的化解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更印證了基層綜治力量在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中的關鍵作用。接下來,宜城街道綜治中心將繼續深化多元解紛模式,以更高效的服務、更有力的舉措,為轄區民生穩定與和諧發展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