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衛生健康委員會>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動態 今年以來,為全面加強機關、國企、學校、醫院、兩企三新、離退休干部等領域基層黨組織建設,市委組織部會同相關職能部門,聚焦牽引性、關鍵性工作,以小切口方式實施領域黨建六大攻堅提升行動項目,以項目突破帶動領域黨建質量整體提升。現通過宜興先鋒專欄,對各領域攻堅提升行動項目開展質效進行展播,歡迎關注。
一條條“健康鏈”精準嵌入“產業鏈”,一處處“天使驛站”成為群眾家門口的“醫”靠,一件件“微實事”持續提升就醫獲得感……市衛生健康委堅持以高質量黨建引領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全面落實領域黨建攻堅提升行動要求,創新實施基層黨建提質提效行動,通過打造一批立得住、叫得響、推得開的黨建品牌,將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服務發展、服務群眾的強大動力。
鑄魂強基,凝聚衛健黨建“向心力”
市衛生健康委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構建多層次、全覆蓋的思想教育體系,全面提升衛生健康系統黨員干部的政治素養和履職能力。
持續辦好“衛生健康大講堂”“書記院長面對面黨建沙龍”“抓黨建促發展能力提升班”等,邀請專家學者進行專題授課和經驗交流。今年以來,已組織開展各類學習活動50余場次,不斷強化黨員干部的理論武裝和業務能力。注重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打造以市衛生健康委“紅映醫心”為統領的醫療衛生特色黨建品牌矩陣,涌現出人民醫院“大醫之行”、中醫醫院“陶潤杏林”等一批具有辨識度和影響力的黨建品牌。
惠企先鋒,織密健康服務“保障網”
今年以來,市衛生健康委與市總工會創新實施“百醫進百企”健康護企先鋒行項目,積極探索職工健康管理新模式。該項目在全市7個產業鏈黨建工作協調委員會中推廣實施,整合優質醫療資源組建多學科專家團隊,構建“黨建鏈+產業鏈+健康鏈”立體服務體系。
按照“一企一策”原則,提供義診服務、中醫中藥、健康宣教、急救技能、政策普惠、實地研學等六大類服務,推動形成“政府搭臺、工會關愛、醫院出力、企業受益、職工受惠”的常態化健康服務生態圈。截至目前,全市27家醫療衛生領域黨組織累計走進115家企業,開展健康服務211場次,惠及職工2.46萬人次。
暖心微實,提升百姓就醫“獲得感”
市衛生健康委聚焦群眾就醫過程中的“關鍵小事”,深入實施“微改進、微提升、微突破、微創新”“四微”實事項目,通過一系列看得見、摸得著的改變,切實提升群眾就醫獲得感、滿意度。
積極推進長三角醫療合作一體化項目建設,引進長三角知名醫院專家團隊44個,專家門診惠及群眾2196人次,開展高難度手術414臺,掌握腹腔鏡機器人輔助手術等4項填補區域空白的新技術新項目。市人民醫院優化新增270個車位,市中醫醫院建成智慧停車樓,有效緩解“停車難”問題。全市新增丁蜀、芳橋等9個急救點,市急救中心上線“視頻指導”功能,構建起覆蓋更廣、響應更快的智慧急救網絡。第三人民醫院打造“你藥知道”藥盒墻,破解老年患者“辨藥難、認藥難”問題。
驛站到家,打造群眾身邊“醫靠點”
如何把專業優勢變成落實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工作“五個堅定不移”具體要求的生動實踐?市衛生健康委創新構建一套機制、堅持“兩個突出”、固定三支力量、強化六“有”標準、提供十項服務工作模式,不斷豐富服務內容,延伸服務鏈條,增強服務互動,打造老百姓家門口的衛生健康“天使驛站”。
目前,陽羨旅游度假區、宜城街道、徐舍鎮、萬石鎮等地已建設“天使驛站”6個。“天使驛站”依托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衛生室、服務站等平臺,由上級醫療機構下沉定期開展政策宣傳、健康講座、義診服務、健康促進等“十項服務”,累計開展各類健康服務72場次,覆蓋基層群眾超1.5萬人次,成為群眾每月期盼的家門口“醫”靠。
碼上監督,樹立醫德醫風“新風尚”
市衛生健康委堅持黨建引領衛生健康服務提質增效,創新打造“碼上督 馬上辦”宜興市醫療服務互聯網監督平臺,整合“投訴、咨詢、建議、表揚”等多元功能,暢通群眾監督渠道,切實將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持續優化醫德醫風建設,打造風清氣正的就醫環境。
通過大數據分析高頻問題形成“目標清單”,各醫療衛生單位黨組織主動領題、積極破題,從“被動應對”轉向“主動治理”,持續優化診療服務、流程管理、醫患溝通等環節,全市醫德醫風建設取得顯著成效。監督平臺自今年7月上線以來,累計受理群眾反饋436條,群眾滿意度達98.74%,真正把群眾的“問題清單”轉化為“滿意清單”。
下階段,市衛生健康委將始終堅持和加強黨對衛生健康工作的全面領導,以提升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為重點,持續深化“百醫進百企”健康護企先鋒行、“天使驛站”“健康365”等品牌內涵,以高質量黨建引領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為服務宜興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建設更高水平的健康宜興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