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動態 10月22日,我市召開全市知識產權工作推進會議暨知識產權試點示范工作會議,總結成績、分析形勢、部署任務,確保全年知識產權各項目標任務圓滿完成,推動知識產權強市建設再上新臺階。副市長張毅出席會議并講話。市市場監管局(知識產權局)局長江峰作工作報告。各相關單位知識產權分管負責人,各園區、鎮、街道知識產權分管負責人、聯絡員,市場監管局各分局分局長,重點企業負責人參加會議。

會議指出,今年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市知識產權各項工作穩中有進,取得長足進步,各項指標較“十四五”初期都有大幅提升,知識產權創造質量、運用效益、保護效能、管理水平和服務能力整體得到顯著改善,知識產權發展環境更加優越。
持續爭先創優,創新環境更加活躍。多個國家和省級示范項目通過驗收。新增發明專利862件,全市有效發明專利達6933件,萬人有效發明專利約54件,126家企業實現專利“零突破”。
突出項目引領,區域特色更加鮮明。發布多個市級知識產權項目,推進高價值專利培育與關鍵技術布局,8家單位獲評實施。編制《宜興市地理標志促進與保護規劃》,“陽羨雪芽”獲國家地理標志產品認定,14家企業獲批使用地理標志專用標志。
建強平臺載體,服務效能更加優良。高水平運行國家級(宜興)陶瓷知識產權快速維權中心等平臺,建立一站式服務機制。完成專利產品備案270件。通過糾紛調解為企業挽回損失30余萬元。“知產通”平臺提供數據檢索等綜合服務,持續提升知識產權服務能力。
會議強調,今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知識產權規劃謀劃之年,還是建設國家知識產權強縣建設示范縣、省知識產權保護示范區的攻堅之年,做好知識產權工作責任重大。
要持續推進試點示范建設,打造宜興特色亮點。加快國家級強縣示范和“陽羨文旅”等省級項目建設,完善體制機制與保護體系,提升服務效能。立足本市資源稟賦,培育亮點工程、領航企業和典型案例,為新質生產力發展厚植知識產權沃土。
要精準培育高價值知識產權,鍛造核心競爭優勢。圍繞考核導向,科學制定符合我市知識產權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措施,加強政策引導,推進企業高價值專利創新與運用。同步推進商標品牌、地理標志、數據知識產權等多元高價值知識產權培育,全面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
要縱深推進知識產權轉化運用,激發創新發展活力。構建專利轉化機制,建設運營中心與信息平臺,推動供需匹配。探索專利轉化運用先行先試創新,針對中小企業經營痛點,探索“先使用后付費”專利轉化新模式,形成良性合作機制。深化知識產權金融創新,拓寬質押融資與保險服務,助力“知產”變“資產”。
要切實強化知識產權全鏈條保護,優化法治營商環境。強化源頭保護,推進管理體系建設與績效評價,全面提升知識產權創新質量。加強快速協同保護,發揮快維中心作用,多途徑提升糾紛解決效率。嚴懲違法行為,完善聯動機制與管理制度,打擊非正常申請,規范市場秩序。
會議要求,一要 提高政治站位,深刻把握知識產權事業的時代內涵。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對知識產權工作的部署,深刻認識知識產權在推動創新、提升區域競爭力中的關鍵作用。要深化制度認識,把握基礎性定位,發揮知識產權在產業升級、科技攻關中的基礎性作用;要強化支撐作用,認清變革性要求,適應考核導向轉變,聚焦高價值專利培育;要樹立全局視野,融入開放性格局,引導企業運用國際規則,提升開放環境下的競爭能力。二要聚焦重點任務,全力推動知識產權工作邁上新臺階。要以建設國家知識產權強縣示范縣為總抓手,系統推進知識產權工作提質增效。要強化系統布局,構建統籌聯動新格局,健全“一盤棋”工作體系,優化政策引導;要深化示范引領,打造特色發展新標桿,推進高價值專利培育與品牌建設;要推進全鏈保護,營造創新創業新生態,構建“嚴大快同”保護體系,提升維權效能;要促進轉化運用,釋放知識產權新價值,打通“知產”變“資產”路徑;要注重改革創新,貢獻知識產權新方案,探索數據知識產權等新路徑。三要強化協同保障,凝聚知識產權高質量發展強大合力。要強化部門協同,打通內部循環,形成上下貫通、左右協同、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打通全鏈條服務,持續優化營商環境;要深化區域協作,拓展外部空間,融入產權快速協同保護“生態圈”,強化與專業機構的對接學習,支持企業“走出去”;夯實能力基礎,營造濃厚氛圍,加強隊伍建設,創新宣傳方式,營造尊重知識、崇尚創新的社會氛圍,為知識產權事業長遠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會上,市場監管局(知識產權局)副局長唐穎智作高質量發展考核知識產權相關內容解讀,并提出了具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的工作建議。環科園、遠東電纜有限公司代表分別作了表態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