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政局>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動態 為規范宜興市社會組織公益創投項目健康有序發展,宜興市民政局和第三方機構宜興市沐陽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將每月對項目執行情況進行跟進,及時掌握組織動態,宣傳項目成效,為項目的執行和管理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下面,讓我們來看看2025年度社會組織公益創投入圍的9個項目在9月開展了哪些有意義的活動。
減輕“壓”力 幸福“瘡”除 宜興市順飛老年人服務中心
開展壓瘡患者康復護理項目是一項惠澤百姓的積善工作,關系患者福祉。宜興市順飛老年人服務中心認真落實宜興市民政局2025 年公益創投活動,護航壓瘡患者幸福,堅持項目護理服務理念,集中精力,各方協同,多向發力,取得護理積極效果。在對每月60位患者上門服務180人次的基礎上,按下護理服務“推進鍵”,認真把握調查評估患者壓瘡恢復程度,以分級推進方式來逐步做好患者恢復護理工作,積極開展壓瘡家庭護理、康復服務、培訓指導和咨詢輔導。
“減輕壓力 幸福瘡除”項目為加強民生服務養老建設高質量可持續煥發“新動能”,順飛中心在項目開展以來既當好項目政策的執行者,又積極作為成為養老服務特色工作的破題人。今年以來,集中精力,集聚資源,集成支撐,項目行動有序順利,保持積極良好態勢。目前,始終保持60名患者,項目總上門服務900人次,已治愈康復10人,31人全面好轉。減輕了壓瘡患者住院治療或康復護理的經濟負擔,減輕群眾壓力,分享幸福。周鐵、和橋、芳橋三地清瘡行動有了積極成效,有力展示了項目工作實際特色,為下一步推動壓瘡患者家庭護理走深走實積累成功經驗。
鄰里有愛 志愿助老服務 宜興市小巷星火公益社
為使“鄰里有愛 助老志愿”服務項目高質量地完成,9月宜興市小巷星火公益社項目負責人組織開展了一次志愿者能力建設培訓,把項目實施到目前存在的問題和大家通報,一是上門服務內容單一、二是服務記錄不完善、三是服務頻次有的多有的少,大家針對存在問題相互交流了服務方式和服務技巧,通過交流,大家相互學習,一致認為全年28次服務要在項目周期內高質量順利完成,真正給老人們帶去溫暖的關愛。
友鄰“童”伴,讓愛共融——助力兒童社會融入支持項目 宜興市蘭心公益坊
2025年9月20日上午,9月21日上午,宜興市蘭心公益坊的友鄰“童”伴,讓愛共融——助力兒童社會融入支持項目,分別在振興社區、南岳社區分別開展了小禾苗,童成長——童心閃閃志愿反哺義賣活動。
活動現場,孩子們化身 “小掌柜”,把閑置玩具、書籍以及在參加項目活動中自己親手做的手工品等一一陳列,等待有緣人開啟新故事,社工志愿者則從旁協助,引導孩子溝通交易,讓舊物找到新歸宿。在這里,小小志愿者們熱情地向顧客介紹義賣物品的特點和價格,積極推銷商品。有的志愿者主動邀請路人到攤位前挑選物品,有的志愿者負責收款和找零。為了吸引更多顧客,志愿者們還開展了一些促銷活動,如買一送一、滿減優惠等。
通過小小志愿者的努力,本次義賣活動共籌集善款98元,所有款項將用于支持社區內的公益服務。通過參與本次活動,兒童志愿者們的溝通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和社會責任感得到了鍛煉和提升。
微光筑夢——救助幫困項目 宜興市愛心一家義工社
9月18日至19日,宜興市愛心一家義工社先后走進新塍社區、東郊社區和東氿社區,開展三場“迎中秋共度佳節好時光——非遺進社區”主題活動。61位服務對象在志愿者的陪伴下,一起體驗制作非遺燈籠,共迎中秋佳節。
活動現場,志愿者們耐心細致地講解各類非遺燈籠制作技藝,老人們興致盎然地學習操作。一雙雙巧手認真地把一個個材料拼接起來,不一會兒,一個個精美的非遺燈籠便初具雛形。活動中歡聲笑語不斷,老人們在感受傳統文化魅力的同時,也體會到社會的關愛與溫暖。
此次活動不僅傳承了非物質文化遺產,更營造了尊老、愛老、助老的良好社會氛圍,讓老人們提前度過了一個溫馨、快樂的時光,以后義工社將持續開展與老人的各類活動,把微光照耀到老人的身上,滿足老人小小的微心愿。
青春之約——校家社青少年身心健康融合項目 宜興市益如社會工作服務中心
“石頭剪刀布!贏啦!我從‘蟲卵’變成‘蝴蝶’啦!”9月17日,伴隨著陣陣歡快的歡呼聲,《愛的“碰碰車”》兒童成長課堂“勇敢挑戰新學期——心理韌性培養體驗”活動熱鬧開場。本次活動以趣味互動為載體,幫助服務對象在游戲與分享中學會直面挫折、解鎖解決問題的思路,為新學期注入滿滿勇氣。
活動現場,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潘惠君老師以“蝴蝶蛻變記”闖關游戲率先點燃氣氛。孩子們化身“蟲卵”,通過與同伴猜拳決勝負——贏者進階為“毛毛蟲”,再贏則成長為“蝴蝶”,暫時落敗的孩子也不氣餒,重新以“蟲卵”身份繼續挑戰。“原來變成蝴蝶要經歷好多次‘輸贏’呀!”剛成功“化蝶”的服務對象興奮地說。這個游戲讓他們在歡笑中懂得,成長中的“小失敗”都是蛻變的必經之路。
在“我的小煩惱”環節,服務對象拿起筆,悄悄寫下最近遇到煩惱的事,再由社工隨機分發到其他孩子手中。接到紙條的孩子認真思考,寫下暖心建議。當孩子們收到來自同伴的“解決方案”,不少人露出了驚喜的笑容,原本緊鎖的眉頭也漸漸舒展。活動最后,服務對象紛紛分享本次體驗的感受!
本次活動不僅是一次課堂,更是充滿想象力和溫情的成長旅程。它用最美的自然隱喻,在孩子們心中種下一顆勇敢的種子:每一次展翅飛翔,都源于在蛹中不曾放棄的努力! 新學期,愿每個孩子都能勇敢地面對挑戰,完成屬于自己的華麗蛻變!
“合‘和’而治 與‘法’童行”——關愛流動兒童成長 宜興市愛沐義工社
為扎實推進“合”和共治,與“法”童行關愛流動兒童成長公益創投項目,近日,宜興市愛沐義工社攜手丁蜀鎮退役軍人服務中心,共同組織轄區流動兒童走進駐宜武警某部,開展了一場兼具教育意義與體驗樂趣的“零距離”軍營研學活動。
活動當天,武警官兵早早等候,用熱情的笑容迎接孩子們的到來。隊列訓練體驗環節中,官兵們示范了立正、稍息、齊步走等基礎動作,孩子們挺胸抬頭、認真模仿,盡管動作略顯稚嫩,卻展現出十足的專注與毅力,在一招一式中感受軍人的嚴謹作風與紀律意識。隨后,孩子們參觀了部隊營房,當看到疊得方方正正的“豆腐塊”被子、擺放得井然有序的生活用品時,紛紛發出驚嘆。官兵現場拆解疊被技巧,手把手教孩子們折疊“軍被”,讓孩子們在實踐中領悟“細節決定成敗”的道理。
武器裝備展示區更是點燃了孩子們的好奇心。官兵們結合裝備模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各類武器的用途、性能及國防知識,孩子們圍在一旁認真傾聽,不時舉手提問,在互動交流中加深了對國防安全的認知。丁蜀鎮退役軍人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還結合自身軍旅經歷,為孩子們講述軍營故事,讓孩子們真切感受到軍人保家衛國的責任與擔當,愛國情懷在潛移默化中扎根心底。
活動現場,法治教育環節同樣亮點紛呈。愛沐義工社的志愿者結合流動兒童的生活實際,通過案例講解、互動問答等形式,圍繞交通安全、防校園欺凌、自我保護等法律知識展開宣講。孩子們積極參與互動,在輕松的氛圍中學習法律常識,增強法治觀念,為健康成長筑牢“法治防護墻”。
銀齡先鋒——黨建賦能鄉村善治項目 宜興市陶都愛心公益事業發展中心
2025年9月宜興陶愛走進楊巷鎮鄔泉村,皇新村,新建鎮南塘村開展銀齡先鋒--黨建賦能鄉村善治項目活動:本月開展結對助老社工陪聊,健康咨詢,家庭安全檢查維修等走訪退休黨員73戶。開展鄰里守望便民服務3次,測血糖、測血壓、剪指甲、理發、磨刀等多種實用服務,為居民帶來便利,服務群眾近1000人次,讓當地村民足不出村便可享受到優質服務。切實將服務送到群眾心坎上,書寫“小服務”撬動“大溫暖”的社區治理新篇章。
開展銀齡力量,自治善治志愿者分組入戶走進281戶村民家里宣講惠民利民政策。全覆蓋宣傳反詐知識,車輛交通安全,移風易俗,環境衛生,不斷提升村民愛護環境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持續改善村容村貌。本月參與村民志愿者11人,黨員志愿者23人。志愿者們不僅是政策的傳播者,更是文明的踐行者、鄉愁的守護者。不僅激勵著村民參與志愿活動,更在潛移默化中改變著大家的生活習慣。以“黨旗紅”引領“志愿紅”,將銀齡先鋒模范作用轉化為推動鄉村振興的實踐動能,推動志愿力量成為助力鄉村善治善為的重要引擎,逐步構建“黨建引領、志愿賦能、群眾參與”的鄉村善治新格局。
童享陽光 宜心有愛——低保家庭青少年關愛服務 無錫市錫山區樂智家庭發展中心
對低保/低收入家庭青少年開展情緒個案疏導,具有深遠的社會意義和個體價值。對這些青少年而言,他們往往面臨更大的經濟壓力、家庭期待和資源匱乏的困境,更容易產生自卑、焦慮、無助等情緒問題。個案疏導能提供一個安全、信任的傾訴空間,幫助他們識別、理解并有效管理負面情緒,避免情緒問題內化為心理障礙或外化為行為問題,從而提升其心理韌性和自尊水平。
樂智家庭發展中心于9月組織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針對有需求的4名服務對象開展10次一對一疏導,從專業的視角去給服務對象“賦能”。通過疏導提升其情緒管理能力和內在力量,助力有效阻斷“心理貧困”的代際傳遞,增強他們通過努力改變命運的信心與能力,促進其學業、社交的良性發展。
精準的個體干預,是為弱勢青少年群體點亮心燈、鋪就希望之路的重要服務內容。
清泉潤心,賦能成長——困境兒童青少年心理支持項目 宜興市心理學會
9月份開學季,宜興市民政局主辦的公益創投項目“清泉潤心 賦能成長”項目活動開展如火如荼。
8月29、30日兩天,項目組成員分三組分別走進銅峰中學、新街中學和環科園實驗小學,舉行三組教師團體積極心理構建講座活動,分別有劉華教師、樊玉成進行講解,共有約150位教師參與。
8月30、31日兩天,又分別走進新街小學、環科園實驗小學和新街中學對學生家長進行積極心理構建活動,共有約450名家長參與培訓活動。
兩天的活動能獲得家長和老師們的一致好評,也為學生新的學期構建好了積極的心理準備。
9月份,繼前面暑期的7次活動后,項目組成員繼續兩次走進南河社區,為剛開學的孩子們進行積極心理團輔活動。
9月6日活動由宜興市心理學會張良君老師授課,9月20日的活動由宜興市融媒體中心主持人許琦老師擔任主講。活動開始,張良君老師和許琦老師以破冰游戲調動現場氛圍。學生們通過手掌相合、鼓掌、跺腳等動作調動注意力,迅速打破陌生感,投入到團體互動中。
隨后,活動進入核心環節。張老師讓同學通過畫曼陀羅繪畫,抒發潛意識里的情緒感受,表達美和情感的需求。
許老師帶領學生完成羅森伯格自信心量表測評,通過10道題目幫助學生客觀認知自身自信水平,并結合量表得分,向學生解讀不同分數段對應的自信狀態,引導大家正確看待自我。在“打敗挫折小怪獸”環節,老師分享“馬戲團大象”的故事,引發學生對“習得性無助”的思考;還通過“登山想象”活動,讓學生繪制“爬山圖”,描述登山場景與感受,類比學習中的挑戰與應對方式。為進一步提升自信,許老師引導學生回憶過往成功經驗,繪制“自信階梯”與“自信樹”,填寫個人優點與閃光時刻;同時分享谷愛凌在北京冬奧會的勵志案例,鼓勵學生學習其堅韌與自信。現場還開展“我真的很不錯”手勢舞練習和“優點大轟炸”活動,學生們在肢體互動與同伴肯定中,切實增強自我認同感。這兩次活動,通過專業且生動的形式,幫助學生認識自我、提升自信,為社區學生心理健康成長注入了溫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