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衛生健康委員會>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動態 幸福宜居是區域中心城市的重要魅力之一,醫療水平是民生保障的關鍵指標,也是區域中心城市建設的民生基石。當前,圍繞加快打造更具帶動力和支柱作用的區域中心城市的目標,宜興以 “龍頭引領、鎮院補位、民營協同” 為核心,構建覆蓋三級醫療主體的服務矩陣。
即日起,宜興發布推出“宜興打造區域中心城市有‘醫’靠”系列報道,深入龍頭醫院、基層門診、民營機構等,挖掘各層級醫療主體的實踐案例,展現宜興如何以分層協作的醫療體系,筑牢區域健康屏障,為區域中心城市建設注入民生溫度與服務底氣。
今天推出
“宜興打造區域中心城市有‘醫’靠”系列報道上
長三角醫療一體化破局
龍頭醫院撐起健康 “骨架”
“沒想到在宜興就能請上海專家做手術,省了來回奔波的折騰!”日前,剛在宜興市人民醫院接受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肝膽腫瘤與肝移植外科專家復診的市民張先生難掩激動。此前,因病情復雜,他曾打算遠赴外地求醫。最終,依托市人民醫院長三角高級專家會診中心這一平臺,張先生在“家門口”就請到了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的專家為他進行手術。
這一幕,正是當前宜興
以醫療高質量發展為抓手
加速打造區域中心城市的生動縮影
作為蘇浙皖交界的重要節點城市
宜興正以市人民醫院、市中醫醫院
兩家龍頭醫院為載體
深化長三角醫療協同
讓優質醫療資源成為提升城市能級
增強輻射力的核心支撐
在宜興打造區域中心城市的戰略藍圖中,醫療衛生事業既是民生保障的“壓艙石”,也是城市功能升級的“強引擎”。
作為本土醫療體系的“雙引擎”,市人民醫院與市中醫醫院主動扛起使命,以長三角醫療一體化為契機,構建起覆蓋44個長三角知名專家團隊的合作網絡,攜手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等頂尖機構,在心血管、泌尿、普外等多個領域實現技術突破。
今年3月揭牌的“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宜興市人民醫院醫療技術協作中心”,更讓宜興在區域醫療資源布局中占據關鍵位置,為吸引周邊人口、完善城市服務功能注入了“醫療引力”。
技術平移帶來的“留院效應”,正成為宜興提升區域吸引力的重要砝碼。
目前,在長三角專家團隊指導下,龍頭醫院已熟練掌握腹腔鏡機器人輔助手術、規范化鞍區疾病診療、經鼻內鏡顱底手術以及精準肺段切除等4項填補區域空白的新技術。自今年3月以來,在合作專家的指導下,兩家龍頭醫院已開展高難度手術414臺,讓以往需外出就醫的重癥患者實現“家門口診療”。
此前,在宜工作的王先生突然劇烈胸痛、昏迷不醒,被緊急送往市人民醫院搶救。經醫院診斷,王先生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室顫、心臟功能嚴重衰竭,生命垂危。醫院第一時間將他送進了重癥監護室,在ECMO支持下實施急診CAG+PCI(冠狀動脈造影+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術,最終王先生轉危為安。
家住常州的周女士飽受失眠困擾,先后到常州、杭州、南京等地的大醫院就診,卻始終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在家人的介紹下,周女士找到市中醫醫院名醫工作室的鄧理副主任中醫師接受中藥調理。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周女士不僅戒掉了安眠藥,每天還能安睡8小時……
口碑效應的不斷釋放,不僅減少了本地患者外流,更吸引了溧陽、長興等周邊地區居民前來就診,生動體現了宜興作為區域醫療中心的輻射力。而這種輻射力,正與宜興打造區域中心城市的目標深度契合,推動城市從“地理節點”向“功能核心”轉變。
針對區域中心城市多樣化的就診需求,宜興還在智慧醫療領域持續發力。
市人民醫院打造的“醫療街”模式串聯全診療流程,結合“宜興健康云”微信公眾號即將上線的“長三角高級專家服務專區”,市民可在線完成知名專家預約、繳費等全流程服務,還能通過“專家邀約”機制定制診療方案。不僅如此,該院新院區配備的省內首臺人工智能 APEX CT、縣級市首臺 PET/CT等高端設備,更讓精準診療有了硬件支撐,進一步完善了宜興高端醫療服務功能,為吸引高層次人才、促進產業發展提供了配套保障。
隨著合作的深化,兩家龍頭醫院正以技術高地帶動服務輻射,不僅讓市民在“家門口”享受長三角優質醫療資源,更以醫療服務的提質升級,放大醫療服務半徑,提高區域影響,為宜興建設功能完善、輻射力強的區域中心城市注入堅實的健康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