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動態 今年是我國自主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全球首堆開工建設10周年。10年來,“華龍一號”實現從無到有、從首堆攻堅到批量超越。作為國內唯一同時滿足“華龍一號”國內外首堆工程需求的核心供應商,遠東股份旗下的安徽電纜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安纜)研制的特種電纜,在反應堆最嚴苛的極端環境中,默默護航了“華龍一號”3000多個日夜。
在環保意識日益增強的今天,清潔能源正逐步登上全球能源結構的主舞臺。核電,以其高效、清潔的特性,成了這場能源革命中的關鍵角色。預計到2030年,我國核電在運裝機容量將達到1.1億千瓦。宜興積極擁抱這一發展機遇,遠東、寶銀等一批企業搶抓核電發展風口,追高逐質,乘風而起,成為核電領域不容小覷的“宜興力量”。
宜興是全國最大的電線電纜制造基地,集聚電線電纜及原輔材料生產企業近500家,全年銷售突破1500億元大關。作為其中的“佼佼者”,遠東早在10多年前就加快轉型升級步伐,在核電領域初露鋒芒。10年間,安纜累計為國內外核電機組提供電纜超5萬公里,帶動上游數十家供應商技術升級,僅耐輻射、耐高溫、長壽命絕緣材料一項,就催生了數家國家級“專精特新”企業。這種協同效應正在放大。去年,遠東聯合上海核工院開發的“智能電纜診斷系統”首次實現堆內電纜狀態實時監測,相關技術已延伸至聚變堆“人造太陽”項目。當前,遠東憑借先發技術優勢與成熟的國產化供應鏈,已占據國內核電高端電纜市場重要份額。未來,隨著第四代核電站、小型模塊化反應堆(SMR)等新技術落地,遠東在耐高溫、抗輻射等領域的積累將釋放更大潛能,進一步為行業發展提供長期動能。
如果說遠東是宜興企業轉型升級、搶占核電新賽道的生動實踐,那么,寶銀則用十年如一日的創新與堅持,在核電賽道實現從站穩腳跟到業界聞名的蛻變。蒸汽發生器,被稱為“核電之肺”。690U形管是蒸汽發生器的關鍵部件,就像心臟里的一根根血管,擔負著核電機組的傳熱任務。為了能高效傳熱,690U形管的管壁只有1.01毫米。一旦損傷一點點,就可能導致管壁破裂,因此,690U形管對密封精度、防腐蝕、防放射性的要求極高。此前,僅有法國、日本、瑞典等三國能夠生產。從2007年成立之初,寶銀就一頭扎進國家重大專項——“中華核電第一管”核電蒸發器用690合金U形管的研發制造。經過努力,寶銀成功生產出第一根國產核電站用U形管,成為全球第四家具備核電站核島用U形管生產能力的企業,且價格僅為進口產品的三分之一。
690U形管成功的背后,是寶銀加強產學研合作、打通創新鏈條、促進創新發展的不懈努力。今年3月,該公司的莊建新科技創新團隊獲評“中國產學研百佳科技創新團隊”。團隊以莊建新為技術帶頭人、中青年技術骨干為主體,聚焦的正是國家在核電、火電、航空航天、軍工等重點領域高端裝備用關鍵材料的重大需求。
當下,寶銀研制的各類核級管材已廣泛用于核能供暖、核能供汽、核能制氫、海水淡化等項目中。遠東和寶銀在核電賽道的火熱實踐,也為更多宜興企業競逐核電這一萬億產業提供了模板與動力。位于丁蜀鎮的市靈谷塑料設備有限公司持續發力核燃料制備,位于宜城街道的宜興瑞泰耐火材料有限公司、高塍鎮的江蘇金環科技有限公司、萬石鎮的宜興北海封頭有限公司等企業在裝備制造領域嶄露頭角,徐舍鎮的江蘇銳成機械有限公司和經開區的江蘇希捷新能源工程技術有限公司則在乏燃料后處理領域擁有了一席之地……當前,宜興正持續優化產業發展環境,為核電企業提供政策扶持、技術攻關配套等全方位保障,鼓勵更多企業投身核電高端裝備與材料領域。未來,隨著更多核心技術的落地轉化與產業化應用,宜興有望成為長三角地區乃至全國重要的核電關鍵部件研發制造基地,為我國核電產業的自主化發展貢獻更大力量。
來源:宜興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