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政局>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動態 近日
無錫市民政局會同多部門經評審遴選,公布23個2025年無錫市級地名文化遺產。其中,我市的錫溧漕河、蠡河、桃溪河、赤烏井榜上有名。至此,我市共有無錫市級地名文化遺產23個。
2023年,無錫市在全國設區市層面率先對《無錫市地名管理條例》進行了全面修訂,本著堅持尊重歷史和現狀、維護地名相對穩定、確保地名規范使用的原則,從地方性法規層面進一步強化地名文化傳承和歷史地名保護。我市也同步開展地名文化遺產評定工作。截至目前,已有7個地名入選省級地名文化遺產名錄,23個入選無錫市級地名文化遺產名錄,28個入選宜興市級地名文化遺產名錄。
此次入選的錫溧漕河(和橋鎮),是京杭大運河的重要支流,曾是江南漕運的“毛細血管”、南糧北調的主要水上通道之一,與京杭大運河構成罕見的“雙線并聯”結構。蠡河(丁蜀鎮)在清代是“紫砂黃金水道”,帶來了“黃金萬兩”。桃溪河(張渚鎮)不僅是南宋岳飛駐兵招兵遺址,也是明清“日進斗金”的茶碼頭所在地。在古井系列里,赤烏井(楊巷鎮)歷史悠久,鑿于三國孫吳赤烏年間,據傳此井經歷1700多年仍可供人飲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