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衛生健康委員會>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動態 安全生產無小事,民生領域重千鈞。8月25日下午,民營醫療(藥)機構、托育機構、月子中心安全生產工作會議在市衛健委順利召開,會議旨在以“嚴標準、實舉措、硬作風”筑牢民生領域安全防線,共抓安全責任落實。市衛生健康委黨委委員、副主任蔣旭華出席會議,各民營醫療(藥)機構、托育機構、月子中心主要負責人等參加會議。
會議以“法”為綱,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宣傳視頻,解讀“三管三必須”原則及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的7項法定職責;以“案”為鑒,組織參會人員觀看安全生產警示教育片,還原真實事故案例剖析根源;以“行”為要,結合當前形勢部署近期重點工作,包括在重要時間節點開展“拉網式”隱患排查并限期整改、強化應急能力建設、建立常態化安全培訓機制等。
會議強調
一是思想認識要到位。民營醫療(藥)機構、托育機構、月子中心直接關系群眾生命健康和家庭幸福,安全生產工作至關重要,各機構必須摒棄“僥幸心理”“麻痹思想”,將安全工作擺在首位,做到“守土有責、守土盡責”。
二是責任落實要到位。各機構主要負責人要履行“第一責任人”職責,分管負責人要落實“直接責任”,建立“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安全管理網絡,確保責任到人、措施到位。
三是隱患排查要到位。要聚焦用火、用電、用氣、危化品管理、消防通道等關鍵環節,開展“拉網式”“地毯式”檢查,不遺漏任何角落、不放過任何細節,建立隱患臺賬,做到底數清、情況明。
四是隱患整改要到位。對排查出的隱患實行“清單化”管理,明確整改時限、責任人和具體措施,實行“銷號式”推進,堅決防止隱患“掛賬”“反彈”。
五是制度落實要到位。嚴格執行安全生產責任制、值班值守、隱患排查治理等制度,將制度要求細化到日常運營各環節,避免制度“空轉”“虛化”,讓制度真正成為安全保障的“硬約束”。
六是能力提升要到位。要定期組織開展安全生產培訓和應急演練,提升從業人員的安全意識和應急處置能力,特別是對新入職員工,要開展崗前安全生產培訓,培訓合格后方可上崗,切實筑牢安全防范的“技能防線”。
此次會議既是一次“安全警示會”,也是一次“工作部署會”,更是一次“責任壓實會”。下一步,市衛健委將持續緊盯民生領域安全生產,以“嚴、細、實”的工作作風推動各項要求落地見效,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為全市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