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防控基孔肯雅熱
近期,我國廣東等地出現多起基孔肯雅熱病例,引發社會關注。8月5日,市疾控中心發布倡議書,提醒市民提高警惕,科學做好防蚊滅蚊及個人防護工作。
據了解,基孔肯雅熱由基孔肯雅病毒經伊蚊叮咬傳播,以發熱、關節劇痛和皮疹為主要癥狀,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嬰幼兒等重癥高風險人群可能面臨長期關節損傷。當前正值夏季蚊蟲孳生高發期,且目前尚無針對基孔肯雅熱的特效抗病毒藥物,因此防控工作不容忽視。
對此,市疾控中心倡議,市民每5至7天開展一次衛生清理,全面清理庭院、陽臺、廚房等區域,及時清運生活垃圾,翻盆倒罐,防止隱蔽積水;水生植物需定期換水并清洗根部;定期清理可存水的托盤、接水容器等室內小積水容器,避免蚊蟲孳生。同時,居家可安裝紗窗紗門,有效阻擋蚊蟲,遇成蚊可使用殺蟲氣霧劑、蚊香或電蚊拍滅蚊;戶外活動時,盡量穿淺色長袖衣褲,避開清晨、傍晚蚊蟲活躍時段前往草叢和水邊等區域,并攜帶驅避劑。此外,社區和各單位應劃定專門時段,集中整治環境衛生,全面清理公共區域、單位室外環境的垃圾、雜物、建筑廢棄物等,減少蚊蟲棲息場所;回填或封閉各類基坑;清除或倒置各種閑置廢棄的可積水容器;檢查并清理屋頂排水溝、雨水井,確保通暢。
為保障出行安全,市疾控中心建議市民出行前應查詢目的地蚊媒傳染風險,備好防護用品,優先選擇有空調和防蚊設施的住宿場所,每日清理住宿環境積水。歸來后14天內做好自我健康監測,若出現發熱(體溫≥38℃)、關節肌肉疼痛、皮疹等癥狀,尤其是近期有蚊媒傳染病流行地區旅居史者,應立即前往正規醫療機構就診,并主動告知流行病學史,醫療機構將開通綠色通道,提供快速診斷和規范治療。
此外,市民應提高科學防控認知,主動學習蚊媒疾病防控知識,知曉登革熱、基孔肯雅熱等常見疾病的傳播途徑和癥狀,并向家人同事普及防蚊要點,尤其關注老人、兒童等重點人群。發現公共區域積水問題可向物業或相關部門反映,共同參與防控。若需相關防控指南,市民可通過“健康宜興”“宜興疾控”等微信公眾號查詢。
打印本頁
關閉
公安備案號:320282020005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