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審計局>政府信息公開>信息公開目錄>審計信息 | 索引號 | 014046317/2025-03852 | 生成日期 | 2025-07-18 | 公開日期 | 2025-07-18 | |
| 文件編號 | 公開時限 | 長期公開 | ||||
| 發布機構 | 宜興市審計局 | 公開形式 | 網站 | |||
| 公開方式 | 主動公開 | 公開范圍 | 面向社會 | |||
| 效力狀況 | 有效 | 公開程序 | 部門編制,經辦公室審核后公開 | |||
| 主題(一) | 財政、金融、審計 | 主題(二) | 審計 | 體裁 | 其他 | |
| 關鍵詞 | 經濟,預算,收支,審計 | 分類詞 | 經濟管理,財政,金融 | |||
| 文件下載 | ||||||
| 內容概述 |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規定,市審計局對2024年市本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情況進行了審計。 | |||||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規定,市審計局對2024年市本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情況進行了審計。
——財政運行穩中有進。
2024年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43.38億元,同比增長1.8%,全力保障年度收支平衡。
——財政政策積極有為。
落實結構性減稅降費政策,鞏固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加大對上爭取力度,新增政府債券資金30.53億元;獲批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超3億元。
——持續改善民生福祉。
堅持財力向民生傾斜,堅持“三保”支出在財政支出中的優先地位。民生重點支出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比重達84.4%,全年“三保”支出共計103.63億元。
——提升財政治理效能。
守牢安全發展底線,加大債務風險管控力度,統籌推進平臺壓降、債務管控和實體化轉型,持續實施績效運行監控。
一、市級財政管理審計情況
2024年,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43.38億元,支出175.47億元;全市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106.79億元,支出107.53億元;全市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23億元,支出16.81億元;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收入32.13億元,支出29.83億元。
審計結果表明:在收支壓力較大的情況下,財政部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有力保障科技創新、產業升級、基本民生等重點領域支出,市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情況總體較好。審計發現的主要問題:一是少數單位項目績效自評分數與實際不符。二是自評指標設置不合理。
二、市級部門預算執行審計情況
對182個市級預算單位進行全覆蓋大數據審計,涉及一級預算單位59個,二級預算單位123個,并重點審計了市婦聯、市委編辦等7家預算單位。審計發現的主要問題:
(一)落實過緊日子要求不到位。
(二)預算編制和執行管理不嚴謹。
(三)政府采購和項目管理不規范。
三、市級財政專項資金審計情況
(一)數字經濟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審計
1.個別單位以同一事項重復獎補12.05萬元。
(二)彩票公益金專項資金審計
1.信息公開不全面。
2.未按規定用途使用彩票公益金。
3.政府采購流程不規范。
四、園區、鄉鎮財政管理審計情況
主要審計了宜興經濟技術開發區、丁蜀鎮2024年預算執行、決算草案及其他財政收支情況。審計結果表明:經開區、丁蜀鎮落實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經濟運行穩健,財政管理有序,較好完成各項工作任務。審計發現的主要問題:
(一)預算編制及執行不規范。
1.預算編制不嚴謹。
2.預算執行不規范。
(二)財政收支管理不到位。
3.個別國企收入存在坐收坐支情況。
4.對欠繳租金催繳不力。
(三)內部控制管理不嚴格。
5.合同及履約管理不到位。
6.采購程序不合規。
(四)國企運營能力還需提升。
7.國企廠房租賃項目經營虧損。
8.個別招商項目風險管控不力。
9.個別項目運營合作協議把關不嚴。
五、重大政策措施落實跟蹤審計情況
(一)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情況審計
對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情況開展了專項審計調查。審計調查發現的主要問題:
1.政策執行不嚴格。
2.采購管理不規范。
3.工程建設項目合同管理不到位。
4.文旅項目投資運營存在薄弱環節。
5.景區運營管理能力有待提高。
6.少數單位內部控制管理存在漏洞。
(二)工業地產項目建設、管理情況審計
1.合同簽訂權利義務不對等,缺乏約束性條款
2.驗收環節把關不嚴。
六、民生專項審計情況
(一)殯葬領域政策執行情況審計
對2020-2024年殯葬領域政策執行情況開展了專項審計調查。審計調查發現的主要問題:
1.政策落實不到位。
2.部分收費事項未按規定執行。
3.設施建設管理不規范。
4.內部控制管理不嚴格。
(二)醫療保險基金審計
1.定點醫藥機構的準入管理不規范。
2.對定點醫藥機構監管不到位。
七、工程建設項目審計情況
(一)政策落實不到位。
1.工程建設領域保證金未及時清理。
2.個別單位政府投資項目年度計劃未細化。
(二)招投標管理不規范。
3.部分項目未按規定招標。
4.部分建設單位對招投標疏于管控。
(三)項目建設管理不嚴格。
5.建設程序履行不到位。
6.變更管理不規范。
7.合同簽訂、執行不規范。
(四)內部控制不到位。
8.部分工程造價存在質量問題。
9.項目投資控制不嚴格。
10.資金籌集管理使用不規范。
(五)項目建成運營績效不高。
11.國有資源轉讓監管缺失。
12.少數項目投資績效不高。
13.部分工程建成后維修管護不到位。
八、國有企業審計情況
對2019-2023年市屬國有企業防風險促改革情況開展了專項審計調查。審計調查發現的主要問題:
(一)國資監管及國企改革任務落實不到位。
(二)企業經營管理及內部控制存在薄弱環節。
(三)對外投資及合作項目決策管理存在漏洞。
(四)重大建設項目管理不規范。
(五)大額物資、服務采購不規范。
(六)公司治理及現代企業制度建設不到位。
(七)資產管理處置不嚴謹。
九、審計建議
(一)深化預算管理改革,推動財政政策積極有為。
(二)加強資金績效監管,完善國有資產資源管理。
(三)深入落實過緊日子要求,規范財政收支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