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司法局>專題專欄>法治政府建設工作情況報告 202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鎮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法治建設工作會議精神,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引領,切實履行黨委法治建設主體責任,扎實推進“法治徐舍”建設工作,提高全鎮居民法治素養,為全鎮的經濟社會發展營造了良好的法治環境,現將徐舍鎮2024年法治政府建設工作總結如下:
一、主要做法和工作成效
(一)黨建引領,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一是全面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持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全年開展“臨津書記論壇”4次,定期開展全鎮領導法律學習會議,開展中心組理論學習和各類培訓5次,通過多種自媒體學習、收看視頻,定期撰寫筆記等形式,不斷強化習近平法治思想理論武裝,發揮“關鍵少數”的引領作用。二是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職能。深入開展“鄉鎮權責清單試點”工作,著力破解基層治理“小馬拉大車”突出問題,形成“徐舍經驗”,不斷完善行政組織和行政程序法律制度,推進機構、職能、權限、程序、責任法定化;用好政務服務黨建資源,今年以來,鎮便民服務中心加強“黨建+就近辦”“黨建+疑難事”“黨建+一件事”“黨建+24小時政務服務”工作力度,已開展困難人群上門服務、規上企業幫辦服務17次,累計收到企業群眾贈送錦旗3面、感謝信1封。三是落實重大事項法制審核制度。嚴格落實《重大行政決策程序暫行條例》,積極發揮法律顧問作用,不斷深化法律顧問對重大事項的決策參與度,嚴格實施黨委、政府文件合法性審查,采取“司法所+政府法律顧問+承辦部門”把關模式,對重大項目、重大行政措施、重大合同協議等鎮政府重大行政決策事項,實行多重深度審查,提高決策科學性。
(二)執法為民,全面提升依法行政執法質量。一是執法監管力度進一步強化。鎮綜合行政執法和應急管理辦公室全年共完成執法計劃內110家企業的正式執法檢查,共計立案處罰26家;在安全整治專項執法中,重點工作檢查電動自行車店21家,取締“三合一”1家;沿街店鋪消防安全專項治理工作中檢查沿街商鋪413家,發現隱患9處,整改隱患9處;做好轄區內所有監管企業每季度一次的全面巡查,專職監管員已經共計完成巡查企業507家,1721次,發現隱患206條。二是行政審批為民服務質效進一步提升。緊扣“政務服務提質增效,營商環境持續優化”的服務主線,全年累計辦件63284件,月均辦件6000余件,日均辦件300余件,按期辦結率、群眾好評率均達100%,業務承載以及年辦件量始終位列全市前列,在全市數政服務領域體現著“中心鎮 大板塊”的定位擔當;嚴格落實市“一網通辦”平臺全量使用的工作要求,做到行政審批事項全程網上辦理,本年度已累計辦件76件。三是行政執法監督體系進一步完善。組織行政執法證、監督證持證人員與擬新增人員進行行政執法人員培訓,嚴格完成執法培訓課程;同時,鎮司法所與本鎮行政執法單位對接,幫助行政執法單位改進卷宗不足,在4個季度卷宗審核過程中為執法機構提供建議6次,向市司法局反饋執法機構建議3條,進一步規范行政執法活動,加強一線監督,推動行政執法規范運行。
(三)造濃氛圍,普法宣教加強全民法治意識。一是著力開展法治宣傳活動。科學制定年度普法計劃,定期開展月度普法,在“普法進校園”“三八”婦女維權周、“安全生產月”、憲法宣傳周等普法活動中探索普法宣傳新方式,嘗試將普法宣傳與案例宣講及社區活動相結合,做好民法典、勞動法律法規、預防詐騙和非法集資等內容的法治宣傳,全年共計發放宣傳資料6000余份,制作展板橫幅30多個,舉辦村(社區)法治講堂50多次。二是著力打造特色新普法陣地。依托徐舍區域老集鎮的現有文化陣地,優化陣地布局,更新法治內容,將習近平法治思想、憲法、民法典等內容納入其中,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呈現法律條文,形成以鎮街誠勤法治廣場為核心,堰頭“民法典”廣場、宜豐“初心廣場”、潘家壩村白芹法治廣場、民主社區法治文化墻等“微陣地”為支架的法治文化網絡體系。
(四)健全體系,社會治理“第一道防線”持續穩固。一是致力推進信訪工作法治化、規范化。持續推進信訪積案“攻堅拔寨”專項行動,依托矛盾風險排查清單,落實會商、會辦機制,落實“領導包案”制度,截至11月底,鎮政法辦共接收鎮級來訪91 批次,來訪人數 207人次,信訪平臺初次信訪及時受理率100%,按期辦結率100%,確保達成“三不”目標,進一步扎實做好全鎮信訪工作,有效提升全鎮信訪工作質效。二是持續探索矛盾糾紛調解創新機制。健全公調、訴調、訪調高效對接機制,有效提升化解基層矛盾糾紛。今年來,在鎮各職能部門的共同協作下,欠薪糾紛、非正常死亡賠償糾紛等得到及時有效地化解,群體性矛盾隱患得到穩控,鎮村(社區)各級調委會共完成調解卷宗共計1169份,有力化解了社會矛盾,維護了徐舍社會穩定。三是健全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充分發揮“法律之家”、個人品牌調解室、法律援助聯系點等功能站點的作用,實現矛盾糾紛化解10分鐘法律服務圈;持續提升村(社區)法律顧問服務村(社區)質效,通過強化考核舉措,嚴格落實月度打卡考核、季度書面考核的形式,督促鎮村法律顧問履職履責、保質保量完成法律服務時間,為群眾提供高質量公共法律服務。
二、存在短板與不足
法治人才配備不足,公職律師、法律顧問、法治帶頭人、法律明白人等法治力量作用發揮不夠充分明顯;法宣工作著眼日常任務,亮點挖掘不深,針對性、創新性不足;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建設還需持續推進,社會各界共同參與、齊抓共管的基層社會治理格局還有待進一步完善。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扎實深入開展風險隱患和矛盾糾紛大排查、大起底、大化解,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斗爭,強化特殊群體監督管理舉措,堅決守住不發生群體性事件和個人極端案事件底線,全力維護社會大局平安穩定。落實《信訪工作條例》,強力推進信訪工作預防、受理、辦理、監督追責、維護秩序“五個法治化”,形成“受理部門負責程序推進、辦理部門負責實質解決”工作局面,全面推進信訪工作法治化。
(二)加強黨對依法治鎮工作的領導。充分發揮黨委在推進徐舍法治建設中的領導核心作用,將法治建設納入徐舍經濟社會發展五年規劃及年度工作計劃,強化考核考評,將法治建設納入村(社區)綜合考核體系實施考核。堅持以提升法治意識、規范法治行為為目標,以健全法治監督機制、加大法治考核力度為保障,切實履行第一責任人工作職責,創新法治具體措施,提高基層法治建設水平。
(三)推進法治政府建設。進一步完善重大行政決策工作制度,嚴格履行重大行政決策法定程序,確保重大行政決策內容合法合理,繼續加強規范性文件制定和管理,嚴格落實規范性文件制定程序,確保規范性文件“報備率、及時率、規范率”達100%,充分發揮政府法律顧問工作機制,確保重大行政決策制定、涉法事務處置規范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