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多措并舉筑牢防艾屏障
11月30日,2024年江蘇省世界艾滋病日主題宣傳活動在宜舉行,通過文藝演出、防艾知識科普等形式,進一步提升公眾對艾滋病的科學認知。近兩年來,我市多管齊下推進艾滋病防治工作,艾滋病疫情呈現持續下降趨勢,新增管理病例數量繼2023年下降21.95%后,今年再次下降6.25%。
艾滋病即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AIDS),是一種危害嚴重的傳染病,由感染艾滋病病毒(HIV)引起。健康人群感染HIV后成為HIV感染者,如果不及時進行抗病毒治療,HIV會攻擊人體的CD4+T淋巴細胞,破壞人體的免疫系統,最終發展成為艾滋病病人,危及生命。為進一步推動我市艾滋病防治工作,近幾年來,我市緊抓艾滋病綜合防治示范區創建契機,積極推進艾滋病醫防融合項目,并將重點人群擴大檢測作為提升艾滋病患者早期發現能力的關鍵手段,有效遏制艾滋病病毒的二代傳播。
作為我市艾滋病醫防融合項目重要內容之一,我市HIV醫防融合門診于2023年10月開診,是全省醫防協同、醫防融合在艾滋病綜合防治領域的首次嘗試。該門診位于市人民醫院感染科,由市疾控中心與市人民醫院協同運行,整合醫防雙方特色優勢,推行“雙坐診”制度。市疾控中心牽頭成立艾滋病綜合防治醫防融合技術專班,每周開診日,公衛醫師與臨床醫師聯合坐診,提供流行病學調查、檢測診斷、治療用藥、建檔管理等“一站式”服務。“‘雙坐診’不僅能縮短患者從發現到治療的時間,也能通過‘一病兩方’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健康服務。”市疾控中心慢性傳染病防制科分管副主任陳凱說,自該門診啟用以來,用藥評估后接受服藥管理的患者回歸率達100%。
為進一步鞏固成效,依據新發艾滋病病例流調溯源結果,我市將艾滋病防治轉向重點場所重點人群源頭治理,先后在全市建立2家“紅絲帶”健康服務驛站,每季度開展艾滋病、梅毒和丙肝抗體免費檢測。市疾控中心黨總支書記、主任錢勇說,通過驛站式管理開展源頭控制,有效預防了艾滋病、丙肝、梅毒三項慢性性傳播疾病從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傳播,實現重點人群“關口前移”,重點疾病“早診早治”。截至目前,我市“紅絲帶”健康服務驛站已實現轄區內重點人群全覆蓋,累計檢測655人次,成功發現了1例新發艾滋病患者以及21例梅毒患者,并轉介至相應的醫療機構接受規范化治療管理。此外,驛站還承擔疾病預防知識科普、行為干預技巧指導、義診咨詢等健康服務,遵循知情告知原則,提高艾滋病防治知識知曉率及防艾意識。
打印本頁
關閉
公安備案號:320282020005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