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號 | 宜政辦發〔2024〕6號 |
| 制發機關 | 宜興市人民政府 |
| 成文日期 | 2024-07-12 |
| 文件類別 | 通知 |
| 文件狀態 | 正在執行 |
各開發區管委會(管理辦),各鎮人民政府,各街道辦事處,市各委辦局,市各直屬單位:
《關于開展加快池塘標準化改造全域推進漁業現代化建設試點的實施方案》已經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
宜興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4年2月1日
根據江蘇省農業農村廳《關于加快池塘標準化改造 全域推進漁業現代化建設的通知》(蘇農漁〔2023〕20號)精神,按照《關于同意宜興市開展加快池塘標準化改造 全域推進漁業現代化建設試點的復函》(蘇農函〔2023〕232號)要求,為切實加快我市池塘標準化改造,推動漁業現代化強市建設,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工作目標
按照“整縣推進、示范帶動、因地制宜、分類推進”的原則,通過全域規劃設計,整體組織實施,統籌推進設施漁業和智慧漁業建設、特色水產產業鏈構建、區域公用品牌打造,全面加強質量安全管理、養殖尾水治理等重點工作。到2025年底,實現全市集中連片養殖池塘面積占比達80%、規模以上養殖主體占比達90%,養殖區域設施配套完善,養殖尾水達標排放,水產品質量安全合格,特色水產產業鏈完整,基本形成漁業現代化發展格局,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經驗,為建設漁業現代化強省探路并提供支撐。
二、重點任務
(一)編制全域建設規劃。完成全市池塘養殖的面積、種類、產量、排水信息等底數的全面摸排,形成完整的臺賬資料,并建立信息數據庫。按照“空間布局合理、規模集中連片、水系及設施配套”的要求,突出關鍵環節,排出時間節點,重點圍繞滆湖灣、西部圩區及“三氿五蕩”等區域,編制漁業現代化建設規劃。(市農業農村局牽頭,宜興生態環境局配合,各鎮、街道具體落實)
(二)整治水產養殖池塘。各鎮、街道結合區域發展規劃、新一輪太湖治理、土地復耕等要求,按照“宜改則改、宜退則退”的原則,對水產養殖池塘實施綜合整治。其中,百畝連片池塘和單個主體養殖面積50畝以上池塘,采用“三池兩壩”、人工濕地、原位修復、設備處理等模式進行標準化改造及尾水治理。到2025年,全市再完成標準化改造3.5萬畝、退養2萬畝。(市農業農村局牽頭,市自然資源規劃局、宜興生態環境局配合,各鎮、街道具體落實)
(三)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充分利用宜興資源稟賦優勢,加強園區化建設,放大集聚效應,打造宜興青蝦產業園、宜興魴鯽種業和養殖示范園,形成1-2個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在養殖規模、精深加工、產業鏈延伸、產銷結合等方面持續發力,推動漁業產業實現從種苗、養殖到加工、銷售的全鏈發展,形成3條良種繁育、標準化養殖、倉儲加工、冷鏈物流、市場營銷等相對完備的現代漁業產業鏈。積極探索工廠化、工程化循環水養殖模式,促進漁業向集約化、生態化、智能化方向轉型發展,2025年,全市90%規模以上池塘實現標準化生產,設施漁業產量占全部水產品比例達70%,創建國家級水產健康養殖和生態養殖示范區。加大漁業品牌培育和創建力度,著力打造“宜興大閘蟹”、“宜興鱻”2個有影響力的區域公用品牌,到2025年實現品牌價值達60億元。(市農業農村局牽頭,市市場監管局、宜興生態環境局、市自然資源規劃局、市商務局配合,市城建文旅集團,各鎮、街道具體落實)
(四)培育優質市場主體。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引導調動各方參與漁業現代化建設,按照典型引領、示范推廣、輻射帶動的思路,加快培育優質生產經營主體。重點做好本地國企進軍漁業產業的文章,用好市城建文旅集團擁有的3萬多畝池塘,主動融入漁業高質量發展大局,加快構建“國企+”現代漁業產業鏈。到2025年,創建省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個,培育新型農業生產經營主體20家。(市農業農村局牽頭,市城建文旅集團,各鎮、街道具體落實)
(五)強化科技創新支撐。建立涵蓋養殖分布、規模、生產經營主體信息管理,養殖投入品管理,水產品質量安全信用管理,產地檢疫等漁業綜合智能化監管系統,對區域內漁業生產、經營等信息動態監管。依托“河蕩三青”種質資源保護利用創新中心等項目載體,深化與高校科研院所合作,通過共建研發創新中心、優質種業養殖基地,加速科技創新成果轉化落地。到2025年,建成3個漁業智慧園區,10個數字漁場,打造2個省級以上水產原良種場。(市農業農村局牽頭,市科技局配合,市城建文旅集團,各鎮、街道具體落實)
(六)健全安全監管體系。對照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縣要求,進一步健全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切實強化養殖投入品監管,扎實開展水產品質量安全監測。落實《池塘養殖尾水排放標準》,建立完善長效監管機制,加強設施運維、排放監管,開展監督性監測和專項執法檢查,促進池塘養殖尾水有效治理。到2025年,產地水產品抽檢合格率達99.5%,養殖尾水達標排放率達95%。(市農業農村局、宜興生態環境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各鎮、街道具體落實)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分管領導任副組長,發改、財政、農業農村、自然資源規劃、水利、生態環境、市場監督管理、商務等部門和各鎮、街道為成員的試點工作領導小組,建立協調聯動的工作機制,加強調度指導、強化統籌協調,全面構建各司其職、上下聯動、協同推進的工作格局,扎實推進省“加快池塘標準化改造 全域推進漁業現代化建設”試點工作。
(二)加大政策支持。農業農村、生態環境等部門要強化銜接協調,增強工作主動,加強對國家、省級資金補助政策的研究,積極做好對上資金爭取。財政、農業農村、生態環境等部門要充分發揮財政資金支持引導作用,優化完善養殖池塘退養、改造補助政策。自然資源規劃、供電、水利等部門要強化用地、用電、用水等要素保障。各鎮、街道要統籌資金安排,加快推進重點區域養殖池塘綜合整治相關工作。
(三)強化考核督查。要將“加快池塘標準化改造 全域推進漁業現代化建設”試點工作列入全市高質量發展考核體系,加強跟蹤督辦,定期通報工作進展,對于實施中出現的問題,及時研究解決,確保試點工作按時序推進。加強階段性總結評估,對工作推進快、成效顯著的,進行激勵表揚,確保試點工作有計劃、有部署、有跟蹤、有落實、有考評。
附件:宜興市全域推進漁業現代化建設試點工作養殖
池塘綜合整治任務分解表(2024-2025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