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號 | 宜政辦發〔2023〕19號 |
| 制發機關 | 宜興市人民政府 |
| 成文日期 | 2023-12-27 |
| 文件類別 | 通知 |
| 文件狀態 | 正在執行 |
各開發區管委會(管理辦),各鎮人民政府,各街道辦事處,市各委辦局,市各直屬單位:
《宜興市2023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已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宜興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3年6月12日
宜興市2023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
為扎實做好2023年度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減少人民群眾生命財產損失,促進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根據《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國務院關于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決定》《江蘇省2023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等法規和文件要求,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地質災害基本情況
我市地質災害多發于低山丘陵區、采空區及地下水開采嚴重區域,類型以滑坡、崩塌、地面塌陷等突發性地質災害為主,緩變型地面沉降為副。截至2023年5月,全市共有地質災害隱患點14處,威脅人數約110人,威脅財產約2860萬元,隱患點主要分布于丁蜀鎮、張渚鎮、湖?鎮、楊巷鎮、芳橋街道和宜興林場,不規范的切坡建設、連續強降雨、過度抽取地下水等成為近年我市地質災害的主要誘因。
(一)地質災害防治區劃(附件1)
1、地質災害重點防治區。共2個重點防治區,其中南部低山防治區防治重點為滑坡、崩塌,新建防治區防治重點為地面沉降。
2、地質災害一般防治區。共5個一般防治區,其中南部低山、周鐵東北山區防治區防治重點為滑坡、崩塌和地面塌陷。楊巷金峰山和屺亭街道屺山防治區防治重點為滑坡、崩塌。北部平原防治區防治重點為地面沉降和特殊類土(軟土、砂土)災害。
(二)重要地質災害隱患點(附件2)
經汛前排查,2023年我市共確立地質災害隱患點14處,其中10處危險性小,4處危險性中等。相比去年減少1處,為通過實施治理工程依規核銷的張渚鎮杰達石材崩塌隱患點。
二、2023年全市地質災害趨勢分析
根據氣象部門預測,今年我市汛期氣候狀況總體為一般到偏差。汛期總降水量較常年偏多,梅雨量接近常年,影響我市的臺風為2~3個,可能有1~2個影響較重。
綜合分析我市地質環境條件、地質災害隱患的分布特征、人類工程活動影響和全球氣候背景下的降水趨勢等因素,預計2023年我市地質災害發生總體趨勢與往年基本持平,災害類型以滑坡、崩塌、地面塌陷等為主。發生時間主要集中在汛期強降雨、臺風等極端天氣時段,因南部低山區開發強度較大,防災形勢依然嚴峻。
5月上旬至9月下旬以及非汛期強降雨、臺風等極端天氣期間是地質災害易發期和重點防范時段,重點關注6~8月和臺風等極端天氣時段的地質災害防范工作。特別是連續降雨3天以上或日降雨量超過30毫米,過程降雨量大于100毫米的時段以及雨后120小時內,更應重點防范。
三、防治目標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重要論述,全面落實2023年全省汛期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視頻會議的部署要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加強地質災害調查評價、隱患識別、監測預警、綜合治理、防御響應、基層防災能力建設等工作,逐步建立“隱患點+風險區”雙控管理模式,提高風險防范和應對能力,最大限度減少人民群眾生命財產損失,為宜興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營造安全穩定和諧的環境。
四、防治措施
(一)扎實做好“三查”、調查工作。各鎮(園區、街道)要認真組織做好地質災害汛前排查、汛中巡查和汛后復查工作。市自然資源規劃部門要切實加強對“三查”工作的組織協調和監督指導。市水利、交通運輸、住房城鄉建設等部門要認真開展本行業地質災害隱患“三查”工作。尤其是對人口集聚區、人員密集場所、工程新開挖邊坡、重要基礎設施周邊、礦山、旅游景區等重點區域,做到排查無死角。認真抓好我市地質災害風險普查成果的落地應用,按照我省2025年底前完成重點地區突發地質災害1:1萬精細化調查工作部署,推進我市地質災害精細化調查工作,及時把調查成果和各項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結合起來,進一步落實地質災害風險源頭管控措施,初步建立“隱患點+風險區”雙控管理新模式。
(二)建立完善監測預警體系。各鎮(園區、街道)、各相關責任單位要針對“三查”過程中確立的隱患點,制定發放“兩卡一案”,建立完善地質災害群測群防網絡,落實好隱患點監測、預警責任;大力推進突發地質災害專業化監測工作,加大專業化監測站點建設力度,提升技防水平。進一步建設完善“人防+技防”的地質災害監測預警體系,健全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預報、監測預警和群測群防體系有機結合的工作機制,形成閉環管理,變被動為主動。市自然資源規劃、氣象等部門要加強信息共享和工作聯動,完善氣象風險預警工作體系和預警發布、響應機制,做好汛期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工作,提高預警預報精度與成效。
(三)規范做好隱患治理工作。張渚鎮、芳橋街道等有地質災害治理項目的板塊,要高度重視,切實抓好項目的實施,加快完成治理工作。太華鎮、湖?鎮要做好上年度結轉項目的治理工作,會同市自然資源規劃部門抓好項目驗收,有效削減隱患點存量。各地要堅持以人為本、宜治則治的原則,對轄區內因自然因素引發的險情突出、治理技術可行、經濟合理的點位進行立項治理,通過鎮級投資+市財政獎補的模式籌措治理經費,徹底消除隱患。市自然資源規劃部門負責地質災害治理項目的指導和監督,規范項目的實施,抓好項目的行業監管,對已完成治理的隱患點要強化動態跟蹤監督,充分發揮治理工程的防災減災效益。
(四)加強工程建設預防管理。各地各部門要加強工程建設引發地質災害監督管理,對工程建設等人為活動形成的地質災害隱患,嚴格按照“誰建設、誰負責、誰引發、誰治理”的原則,督促工程建設單位切實擔負起防災主體責任。相關建設單位要對已出現險情的丁蜀鎮南山公墓在建道路、張渚鎮善龍路-東運路跨橋線切坡路段配套治理工程,消除隱患威脅。要嚴格落實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制度,合理確定工程項目選址布局,切實避開危險區域,嚴防工程活動誘發地質災害。對經評估認為可能引發地質災害或者可能遭受地質災害危害的建設工程,應當配套地質災害防治措施,做到與建設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驗收”,提高源頭防范地質災害的能力。各地要繼續推進地質災害危險性區域評估,做好區域評估成果的查詢應用,深化“放管服”改革。
(五)強化汛期值班值守。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密切關注雨情、汛情,全面加強主汛期、臺風、強降雨等重點時段的值班值守工作,發生險(災)情能夠及時報告并立即采取應急處置措施。市自然資源規劃部門要嚴格落實駐守專家和汛期每日“零報告”和險(災)情速報等制度。
(六)做好突發地質災害應對。各鎮(園區、街道)及市應急、自然資源規劃等部門要堅持底線思維,扎實做好應急各項準備工作。要加強地質災害專業應急隊伍建設,加強應急救災物資儲備,做到責任到位、人員到位、物資到位。如遇重大災情險情,要嚴格按照地質災害應急預案要求,及時啟動應急響應,科學處置。要嚴格執行群眾避險轉移制度,遇有緊急情況堅決果斷轉移受威脅群眾,加強人員的管控,嚴防擅自回流。要妥善安排受災群眾,全力解決急難愁盼問題,做好基本生活保障。市自然資源規劃部門要根據部門防災職責和應急預案要求,接到地質災害險(災)情報告后,組織專家第一時間趕赴現場開展應急調查,查清災害成因,研判災情趨勢,合理劃定危險區,做好應急處置技術支撐。
(七)深入開展基層人員培訓和科普宣傳。各鎮(園區、街道)、各有關單位要充分利用專業技術支撐隊伍和專家團隊的力量,針對各級防災責任人、基層地質災害防治管理人員、受威脅群眾等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防治技術培訓和應急演練,提升基層防災能力。充分利用防災減災日、世界環境日等契機,發動社會各級力量共同參與,以多種方式宣傳普及地質災害防治知識,提高防災減災意識。要注重對新上任地質災害防治責任人和管理人員的教育培訓,開展經驗交流,幫助他們迅速進入角色,明確職責邊界,熟悉業務知識。要通過培訓不斷增強群眾的識災和避災能力,通過應急演練讓群眾熟悉避險轉移路線,確保遇有緊急突發情況,能夠及時轉移、自救和互救,最大限度減少生命財產損失。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各級各部門要充分認識到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特殊重要性,始終保持高度重視、高度清醒、高度警覺,切實提高政治站位,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謀劃部署好今年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明確任務和分工,層層壓實防治責任,建立健全“黨委領導、政府主導、部門協同、社會力量和市場機制廣泛參與”的工作格局。
(二)嚴格責任分工
堅持“屬地管理、分級負責”的原則,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失職追責”要求。市自然資源規劃、應急管理、氣象、住房城鄉建設、交通運輸、水利、教育、文化旅游等有關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進一步完善聯動協同機制,做好相關領域的防災工作。市自然資源規劃部門要切實履行組織、協調、監督、指導職責,協助屬地黨委、政府認真履行地質災害防災減災主體責任,加強與有關部門的協調聯動,形成強大合力,共同推動做好地質災害防范應對工作。
(三)加大經費保障
各級要將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經費列入本級財政預算,注重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與其它重要工作的協同和融合,多渠道籌措經費,保障地質災害防治資金投入。要安排專項資金用于排查巡查、精細調查、監測預警、綜合治理、應急救災、培訓宣傳等工作,配備必要的交通、通訊、監測、預警、應急、救災裝備和物資,逐步提升基層地質災害防治能力。
(四)強化考核監督
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嚴格落實地質災害防治各項工作,嚴格遵守地質災害應急預案要求,執行好“防”和“救”的分工與協調配合機制,堅決遵守各項防治制度,確保各項防治措施落到實處。要嚴格考核問責,不定期開展防災減災工作落實情況專項督查檢查,對在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中領導不力、推諉扯皮、失職瀆職的,依法依規嚴肅追究責任。
附件:1.宜興市地質災害防治區劃表
2.宜興市2023年重要地質災害隱患點情況
附件1
宜興市地質災害防治區劃表
|
防治 分區 |
亞區 |
分布范圍 |
面積 (km2) |
防治重點災害類型 |
防治措施 |
|
重點 防治區 |
南部低山地質災害重點防治區(A1) |
徐舍鎮煙山、張渚鎮百腳山、葛山、老虎山、太華鎮礪山、大煙嶺、丁蜀鎮烏龜山、白泥山及湖?鎮西部及南部等地區 |
106.1 |
崩塌、滑坡災害 |
開展地質災害精細調查;加強群測群防;加強專業化監測和氣象風險預警;對隱患點及高風險區開展綜合治理;加強國土空間規劃用途控制 |
|
新建地質災害重點防治區(A2) |
新建鎮、楊巷鎮北部 |
24.0 |
地面沉降災害 |
嚴格管控地下水開采;合理調整高耗水型產業布局;開展地面沉降專業化監測 |
|
|
一般 防治區 |
南部低山地質災害一般防治區(B1) |
宜興南部山區,包括張渚鎮、太華鎮、丁蜀鎮、湖?鎮、徐舍鎮南部、新街街道南部等地區 |
451.8 |
滑坡、崩塌災害、隱伏巖溶區巖溶塌陷災害及地下礦山開采區采空塌陷災害 |
加強群測群防;加強專業化監測和氣象風險預警;對隱患點及高風險區開展綜合治理 |
|
楊巷金峰山地質災害一般防治區(B2) |
楊巷鎮金峰山、安樂山、黃土山、瑯玕山等地區 |
6.1 |
滑坡、崩塌災害 |
加強群測群防;加強專業化監測和氣象風險預警 |
|
|
屺亭街道屺山地質災害一般防治區(B3) |
屺亭街道屺山、虞山、鵝窠山、蔣山、李山、保安山、陽山、架弓山等地區 |
4.7 |
滑坡、崩塌災害 |
加強群測群防;加強專業化監測和氣象風險預警;對隱患點及高風險區開展綜合治理 |
|
|
周鐵東北山區地質災害一般防治區(B4) |
周鐵鎮東北部窯墩山、老鴉山、茅山等地區 |
0.7 |
滑坡、崩塌災害、隱伏巖溶區巖溶塌陷災害及采煤區采空塌陷災害 |
加強群測群防;加強專業化監測和氣象風險預警 |
|
|
北部平原地質災害一般防治區(B5) |
宜興市北部平原,包括周鐵鎮、萬石鎮、和橋鎮、芳橋街道、屺亭街道、新莊街道、高塍鎮、徐舍鎮、楊巷鎮、官林鎮、新建鎮、丁蜀鎮北部等地區 |
899.8 |
地面沉降及特殊類土(軟土、砂土)災害 |
管控地下水開采;常態化開展地面沉降常態化監測;制度化開展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 |
附件2
宜興市2023年重要地質災害隱患點情況表
|
序號 |
統一編號 |
詳細位置描述 |
經度 |
緯度 |
災害 |
威脅人數 (人) |
威脅財產 (萬元) |
穩定性 |
危險性等級 |
|
1 |
320282010003 |
宜興市張渚鎮善卷村勇樂飯店 |
119.6630 |
31.3062 |
滑坡 |
10 |
200 |
較差 |
小 |
|
2 |
320282010008 |
宜興市湖?鎮竹海村戰備公路 |
119.7034 |
31.1674 |
滑坡 |
8 |
100 |
較差 |
小 |
|
3 |
320282020011 |
宜興市湖?鎮邵東村邵家段 |
119.7999 |
31.1746 |
崩塌 |
21 |
30 |
較差 |
中等 |
|
4 |
320282040013 |
宜興市丁蜀鎮查林村巖溶塌陷 |
119.8153 |
31.302 |
巖溶塌陷 |
10 |
200 |
較差 |
中等 |
|
5 |
320282040014 |
宜興市丁蜀鎮白泥場煤礦 |
119.8858 |
31.2476 |
采空塌陷 |
9 |
200 |
較差 |
小 |
|
6 |
320282040015 |
宜興市丁蜀鎮黃龍山陶土礦 |
119.8393 |
31.2645 |
采空塌陷 |
9 |
300 |
較差 |
小 |
|
7 |
320282040016 |
宜興市丁蜀鎮川埠煤礦 |
119.8006 |
31.2667 |
采空塌陷 |
9 |
300 |
較差 |
小 |
|
8 |
320282020017 |
宜興市芳橋孝候路忠孝園孝候殿后 |
119.9306 |
31.4149 |
崩塌 |
2 |
50 |
較差 |
小 |
|
9 |
320282010018 |
宜興市張渚鎮龍池山風景區澄光禪寺南側 |
119.6943 |
31.2164 |
滑坡 |
20 |
1000 |
較差 |
中等 |
|
10 |
320282020019 |
宜興市湖?鎮福音堂 |
119.7988 |
31.2344 |
崩塌 |
3 |
100 |
較差 |
小 |
|
11 |
320282020020 |
宜興市張渚鎮紫晶路 |
119.6546 |
31.2843 |
崩塌 |
3 |
200 |
差 |
中等 |
|
12 |
320282010021 |
宜興市環科園南岳村東岳庵 |
119.7574 |
31.3324 |
崩塌 |
3 |
50 |
較差 |
小 |
|
13 |
320282020022 |
宜興市楊巷鎮山潤坤牧業生豬養殖場 |
119.5680 |
31.5067 |
崩塌 |
1 |
100 |
較差 |
小 |
|
14 |
320282020023 |
宜興市湖?鎮竹海村湯省公路(X201)鑫豪酒樓東北 |
119.7067 |
31.1782 |
崩塌 |
5 |
30 |
較差 |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