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號 | 宜政辦發〔2022〕23號 |
| 制發機關 | 宜興市人民政府 |
| 成文日期 | 2022-04-29 |
| 文件類別 | 通知 |
| 文件狀態 | 正在執行 |
市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宜興市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穩定護航行動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開發區管委會(管理辦),各鎮人民政府,各街道辦事處,市各委辦局,市各直屬單位:
《宜興市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穩定護航行動工作方案》已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宜興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2年4月29日
宜興市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穩定護航行動工作方案
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和經濟發展攻堅戰,全力保障疫情防控期間重點產業鏈供應鏈“兩鏈”安全穩定,積極推進企業平穩有序恢復生產經營,現制定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穩定護航行動工作方案,具體要求如下:
一、服務內容
(一)協調“兩鏈”保供
1.做好產業鏈需求保供。建立全市“產業鏈供應鏈保障工作群”,及時發布相關信息,合力做好市內重要生產生活物資、產業鏈上下游生產保供需求協調。對于因市外供應商受疫情管控影響無法及時供貨、影響正常生產經營的企業,在符合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采用聯動協調和對上爭取相結合的方式,積極幫助其解決供應鏈難點堵點問題。(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各鎮、園區、街道)
2.開展協作配套對接。建立產業鏈供應鏈配套協調機制,加強跨區域企業供需信息共享聯動。根據工業品交易特點,圍繞生命科學、集成電路、新能源、電線電纜、節能環保等重點優勢產業,邀請市內外的產業鏈上的龍頭骨干企業動態發布采購需求,適時舉辦線上線下配套對接交流會,推動產業鏈上下游協作配套和協同創新,提高企業本地化產品和技術的采購水平,破解產業鏈潛在的斷鏈風險,促進產業鏈和供應鏈健康穩定運轉。(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二)暢通物流運輸
3.提高通行政審批效率。從各高速公路道口入宜的貨運車輛,由本地收貨企業或者托運企業提前通過“靈錫”APP中“貨運申報”系統申領“物資運輸通行證”(電子通行證),經審核后,生成電子通行證,作為各高速入口查驗通行憑證。板塊和部門協同提高通行政審批效率。(責任單位:市交通運輸局,各鎮、園區、街道)
4.優化高速卡口入宜查驗。進一步優化卡口貨車入宜查驗流程,提高通行效率,普通地區貨車憑電子通行證入宜,僅查驗健康碼、行程卡和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報告,并進行核酸采樣,不允許再“層層加碼”。重點涉疫地區貨運車輛入宜,完成上述查驗流程后,實行“點對點”接送,由企業、屬地按規定落實管控。客車提前通過“靈錫”APP進行“入錫申報”,查驗健康碼、行程卡和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報告,并在查驗點進行核酸采樣。(責任單位:各鎮、園區、街道,市交通運輸局,市公安局)
5.駐宜貨車生活保障服務。為需駐宜貨車提供汽車營地等集中停車場所,對司乘人員進行統一管理。汽車營地設置門鈴碼,實施封閉管理。場內免費為司乘人員提供停車、車輛消殺、核酸檢測及飲用熱水等暖心服務,并提供簡餐、外賣等訂購渠道和代收及配送服務。(責任單位:各鎮、園區、街道,市交通運輸局)
6.應急運力保障服務。建立應急運力保障機制,提前報備應急運輸任務,通過購買服務備足保障重要生活、生產物資運輸的貨運、客運車輛,為急需運輸的保供企業提供貨物和人員運力保障。協調相關物流企業提供貨運信息撮合服務,滿足各類供需運輸需求。(責任單位:市交通運輸局)
7.城際通行協調服務。對于需要通過國道、普通公路等道路運輸緊要物資、疫情醫療防控物資、重點生產生活物資、能源物資、危險品物資和有跨市、區流動的重點人員的企業車輛,提供應急物資及人員跨區、跨市協調服務。(責任單位:市交通運輸局)
8.加快國際郵件寄送。對進口國際郵件、快件及國內中高風險地區收寄快件,紙質材質靜置期(自收寄至投遞)滿4天后投遞,其他快件靜置期滿10天后投遞。企業急用的郵件、快件,在衛生防疫部門指導下,經擁有相關資質的檢測機構進行核酸采樣,陰性的郵件、快件直接安排投遞,檢測費用由待收件的生產企業承擔。(責任單位:宜興郵政管理局、市衛生健康委)
9.保證末端正常投遞。對封控、管控區保持派送。允許持有“應急通行證”的快遞員駕駛郵政快遞車輛進入管控區域派送;在封控區域的,送至指定地點,由志愿者或企業工作人員簽收。開辟工業企業綠色通道,緩解工業企業原材料寄遞困難,優先派送相關快件。(責任單位:宜興郵政管理局)
(三)穩定外貿需求
10.保障外貿進出通暢。充分借助無錫提供的韓國仁川—無錫—美國芝加哥包機航線,拓展海鐵聯運、二類口岸、中歐班列、國際快遞等物流渠道,幫助我市外貿企業穩定供應鏈,有效穩定貨物進出口。(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交通運輸局、宜興海關)
11.提升通關服務效率。持續推廣“兩步申報”“提前申報”等通關模式,大力推進“先放后檢”“依申請檢驗”等改革措施,進一步壓縮通關時長,提高通關效率,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科學精準做好進口物品疫情防控工作,保障產業鏈供應鏈暢通穩定。(責任單位:宜興海關、市商務局)
(四)加強金融支撐
12.加強小微企業融資支持。做好兩項直達實體經濟貨幣政策工具轉換接續工作,將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延期支持工具轉換為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將普惠小微企業信用貸款支持計劃并入支農支小再貸款管理,原信用貸款支持工具限額滾動使用。(責任單位:人民銀行宜興支行、市地方金融監管局、無錫銀保監分局宜興監管組)
13.保障存量客戶融資需求。積極做好存量中小微企業客戶的金融服務支持,在疫情防控期間不盲目抽貸、斷貸、壓貸。引導銀行機構靈活配置金融資源,根據企業申請,對具有還款意愿但因疫情影響存在臨時性經營困難的小微企業,統籌考慮無還本續貸、延(展)期等手段,協商貸款還本付息方式。(責任單位:人民銀行宜興支行、市地方金融監管局、無錫銀保監分局宜興監管組)
14.提供征信記錄調整服務。因疫情封控等原因,企業無法及時申請辦理無還本續貸、延(展)期服務,造成貸款逾期的,經接入機構認定,可申請辦理征信違約記錄調整,不下調客戶貸款風險分類,不加收罰息復利。(責任單位:人民銀行宜興支行、市地方金融監管局、無錫銀保監分局宜興監管組)
(五)加大用工保障
15.加大線上招聘力度。運用江蘇省智慧就業云平臺、智聯招聘等線上平臺資源,結合江蘇招才月、民營企業招聘月,為企業提供網絡招聘、直播招聘、視頻招聘、校園招聘、招聘簡章發布等服務。(責任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各鎮、園區、街道)
16.深化勞務協作機制。擴大勞務協作范圍,建立地區間勞務協作聯盟,通過互設服務站、共建勞務合作基地等形式,開展勞務協作對接活動,“點對點”為用工缺口較大的企業引進外來勞動力。(責任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各鎮、園區、街道)
17.激發機構服務力量。引導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充分發揮配置人力資源的渠道作用,推進人力資源機構服務企業用工聯盟運營,為用工企業與優質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搭建合作橋梁。(責任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各鎮、園區、街道)
18.落實隔離管控政策。積極幫助企業協調解決外地來宜員工隔離困難等問題,開通24小時咨詢熱線,及時解答相關隔離政策和各類疫情防護知識。(責任單位:市疫情聯防聯控指揮部辦公室,各鎮、街道疫情聯防聯控指揮部辦公室,市衛生健康委)
(六)優化惠企服務
19.設置線上服務專欄。組織開展紓企解困政策拆解細化,編制助企紓困實施細則,統一對外發布。在“政企通”平臺開設“紓企解困”專欄,歸集各部門紓企解困政策及實施細則,開設“惠企留言板”,對企業留言進行分類辦理,及時響應企業訴求。(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20.開設惠企服務專窗。在市政務服務大廳開設“惠企服務專窗”,派專員入駐,開展線下服務,提供各項惠企政策咨詢和受理,承接好惠企政策落地的“最后一米”。(責任單位:市行政審批局)
二、工作機制
(一)加強組織領導。成立由市政府分管領導任組長,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局長、市政府辦公室分管副主任任副組長,各鎮、園區、街道和市各有關部門分管領導為成員的全市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穩定護航行動工作專班(以下簡稱工作專班),辦公室設在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認真落實辦理無錫市工作專班交辦的協調事項,梳理并協調解決本地區重點產業鏈供應鏈存在的問題。
(二)搜集整理機制。各鎮、園區、街道要主動對接重點物資生產企業和重點產業鏈供應鏈龍頭、節點企業,梳理企業生產經營中的困難和問題,收集、跟進、協調和反饋企業訴求,填寫產業鏈供應鏈重點企業問題訴求事項匯總表,做好分類匯總,建立問題搜集臺賬。
(三)分級處理機制。市工作專班要按照“分級處理、協調聯動、跟蹤閉環”的原則,加大工作力度,創新工作方法,對企業反映的問題,積極推動協調解決。各鎮、園區、街道協調有困難的可提交市工作專班協調,需要市級專班協調事項實行日報制度。
(四)協調會商機制。市工作專班每三天召開一次協調會議,對各鎮、園區、街道上報的難以協調的困難問題,進行集中會商,分類處理,切實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五)問題閉環機制。市政府主要領導不定期聽取工作專班情況匯報。市工作專班要加強日常調度和信息溝通,對問題事項處理情況進行全程跟蹤,確保問題有效解決,形成工作閉環。
(六)領導掛鉤機制。結合市重點企業精準服務方案,按照“一名掛鉤領導、若干重點企業、一個服務專員、一套服務舉措”的要求做好走訪服務。市領導進到企業第一線,通過聽取匯報、實地查看、現場辦公或召開協調會等形式開展工作,幫助協調解決企業發展中的困難問題。
(七)積極對上爭取。圍繞生命科學、集成電路、新能源、電線電纜、節能環保等重點產業和外貿企業,梳理形成我市重點產業鏈供應鏈“白名單”企業庫,建立對接聯系和服務保障機制。同時積極對上爭取,力爭有更多企業進入到國家和省“白名單”企業庫。
附件:宜興市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穩定護航行動工作專班
附件
宜興市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穩定護航行動工作專班
組 長:劉 英 副市長
副組長:李長青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局長
周利鋒 市政府辦公室副主任
成 員:葛 春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副局長
金 秀 市商務局黨組成員、貿促會會長
曹慶林 市交通運輸局黨組成員、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大隊大隊長
殷 暉 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
杜 穎 市科技局副局長
陳 斌 市公安局交警大隊大隊長
朱 偉 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副局長
許 燁 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
葛志軍 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
單 濤 市行政審批局副局長
張 敏 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副局長
申雁周 無錫銀保監分局宜興監管組組長
林友中 市郵政安全發展中心主任
單振強 人民銀行宜興支行副行長
徐芝梅 宜興海關副關長
許立新 國網宜興供電公司副總經理
楊卓云 宜興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芳橋街道黨工委書記
周雪強 環科園管委會副主任、高塍鎮黨委書記
馮志軍 宜興陽羨生態旅游度假區管理辦副主任
陳偉強 丁蜀鎮黨委副書記
蔣國彪 新建鎮人大主席
盧 超 官林鎮副鎮長
陳 煜 徐舍鎮副鎮長
王廣軍 楊巷鎮副鎮長
徐 敏 和橋鎮副鎮長
徐 東 萬石鎮副鎮長
弓 力 周鐵鎮副鎮長
褚曙強 宜城街道辦事處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