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興市生命健康產業發展規劃(2021—2025年)》解讀
| 索引號 | 014046317/2021-07717 | 生成日期 | 2021-04-30 | 公開日期 | 2021-04-30 |
| 文件編號 | 公開時限 | 長期公開 | |||
| 發布機構 | 宜興市科學局 | 公開形式 | 網站 | ||
| 公開方式 | 主動公開 | 公開范圍 | 面向社會 | ||
| 效力狀況 | 有效 | 公開程序 | 部門編制,經辦公室審核后公開 | ||
| 主題(一) | 國民經濟管理、國有資產監管 | 主題(二) | 國民經濟發展規劃、計劃 | 體裁 | 其他 |
| 關鍵詞 | 產業,科學,技術 | 分類詞 | 經濟管理,科技 | ||
| 文件下載 | |||||
| 內容概況 |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保障人民健康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作出了“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的重大部署,制定了一系列改革舉措。總書記在科學家座談會上的講話指出“十四五”科技創新要聚焦“四個面向”,其中之一要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生命健康產業是我省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也是我省成長性最好、發展活力最強、競爭優勢明顯的特色產業之一。去年4月,無錫市制定出臺《無錫市現代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提出將無錫打造成為長三角區域乃至全國產業特色明顯、研發創新活躍、制造實力雄厚的生物醫藥產業高地。這些戰略新要求、新部署,進一步激發了宜興的機遇意識、爭先意識和責任意識,全力搶抓有利機遇,描繪宜興生命健康新藍圖,實現更大發展。 | ||||
一、編制背景
主要有三個背景。
一是搶抓機遇,堅決落實戰略部署。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保障人民健康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作出了“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的重大部署,制定了一系列改革舉措。總書記在科學家座談會上的講話指出“十四五”科技創新要聚焦“四個面向”,其中之一要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生命健康產業是我省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也是我省成長性最好、發展活力最強、競爭優勢明顯的特色產業之一。去年4月,無錫市制定出臺《無錫市現代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提出將無錫打造成為長三角區域乃至全國產業特色明顯、研發創新活躍、制造實力雄厚的生物醫藥產業高地。這些戰略新要求、新部署,進一步激發了宜興的機遇意識、爭先意識和責任意識,全力搶抓有利機遇,描繪宜興生命健康新藍圖,實現更大發展。
二是區域競合,加快部署增強實力。十九大以來,全國多個城市將生命健康產業確定為未來重點主導產業,深圳、南京、上海、蘇州等城市陸續出臺了生命健康產業發展規劃和促進生命健康產業發展的意見,國內已形成環渤海地區、長三角地區、珠三角地區三大產業集群,省內也已形成特色各異的七大主要集聚區。面向新一輪的城市競合發展,宜興急需盡快明確我市生命健康產業的發展目標,科學制定發展重點和實施路徑,統籌產業資源,配套針對性更強、覆蓋面更大、作用更直接、效果更明顯的產業支持政策,打造最優的創新生態系統,推動我市生命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
三是優勢明顯,具備建設良好條件。宜興整體呈現區位優、經濟強、環境好的特點。宜興地處蘇浙皖交界區域、滬寧杭幾何中心,是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蘇南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等國家戰略布局的重要節點。歷經改革開放以來四十余年的發展,宜興綜合實力不斷增強、發展質效持續提升,連續多年穩居全國縣域經濟綜合競爭力100強、工業百強縣、科技創新百強縣前十位。宜興還有著同類城市不可多得的人文和生態優勢,“中國陶都”、“教授之鄉”聲名遠播,“三山兩水五分田”的獨特地貌成就了“陽羨山水甲江南”的美譽。這些都是宜興搶抓戰略機遇、發展好生命健康產業的基礎和優勢所在、底氣和信心所在。
二、規劃內容
(一)總體框架
《規劃》主要包含六個部分:第一部分為生命健康產業發展背景,第二部分總結分析我市發展基礎和機遇,第三部分為近、中期的具體發展目標,并展望至2030年,將我市建設成為全國具有影響力的生命健康產業基地,第四部分提出了我市生命健康產業未來六大重點發展領域,第五部分從七個方面提出了具體的實施路徑,第六部分為保障措施。
(二)發展目標
到2023年,全市生命健康產業規模達到100億元,企業數量達到150家;到2025年,全市生命健康產業規模達到200億元,企業數量達到300家;到2030年,全市生命健康產業規模達到500億元,形成內涵豐富、結構合理、特色鮮明的生命健康產業發展體系,綜合實力不斷增強,將我市建成全國有影響的生命健康產業基地,生命健康產業成為支撐全市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三)重點發展領域
結合我市產業基礎、上位規劃、周邊城市布局,《規劃》提出了六大重點發展領域及優先發展的細分領域。
一是醫療器械國產替代。重點發展醫用耗材、體外診斷產品、智能醫療器械等領域的國產替代。二是生物制品生產制造。重點發展抗體藥物、基因免疫治療、重組蛋白藥物三大方向。三是健康食品品牌打造。重點發展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新型保健食品、高端食用農產品三大方向。四是化學藥物研發生產。重點發展小分子靶向藥、新型藥物制劑、高質量仿制藥的研發及生產。五是現代中藥品質提升。提升我市道地藥材規范化規模化種植水平,培育一批中藥創新藥和中藥改良型新藥,鼓勵古代經典名方中藥復方制劑的二次開發。六是康養醫療示范推廣。推動互聯網醫院、高端體檢、康復器械、健康食品等項目和產品的應用推廣。
(四)具體實施路徑
圍繞上述重點領域,《規劃》從產業發展規律出發,提出具體實施路徑如下:
一是持續優化產業布局。積極承接無錫市和滬寧杭生命健康產業溢出,打造創新醫療器械、高端生物制品、新型健康食品產業重點發展,創新化藥、現代中藥、康養醫療等產業協同發展的“一核兩翼一帶”新格局。“一核”即以宜興國際生命科學創新園(I-Campus)為核心,結合環科園、開發區和主城區生命健康企業集中區域規劃建設宜興生命健康產業園。“兩翼”即在官林鎮宜興新材料產業園規劃建設原料藥產業園和在新莊街道規劃建設健康食品產業園。“一帶”即規劃打造宜南康養醫療示范帶。
二是健全創新載體平臺。通過引入科研院所宜興分支機構、新型研發機構、科技服務平臺等方式,打造源頭研發、應用研究、科技服務為一體的創新載體平臺支撐體系。
三是提升產業集群能級。通過引入龍頭企業,鼓勵其在我市設立地區總部、研發中心、生產基地;培育一批本土骨干企業和重磅產品;鼓勵企業開展境內外并購等方式,支持企業做大做強;重點推進MAH項目在宜興產業化落地。
四是增強產業招商實效。通過打造專業招商團隊、拓展招商途徑和手段、大力推進精準招商等方式,增強產業招商實效。
五是構建梯次人才隊伍。靈活運用“太湖人才”、“陶都英才”等引智工程和阿斯利康大學等優勢資源,打造創新型領軍人才、復合型管理人才、專業型技術人才互補的梯次人才隊伍。
六是拓展金融資本支撐。從打造多層次基金群、增強金融信貸力度、拓寬直接融資渠道三方面滿足企業資金需求。
七是加強產業配套服務。擴大行業影響力,提升宜興生命健康產業品牌效應。
此外,《規劃》從加強組織領導、強化要素保障、緊抓政策落實、激發智庫潛能等四個方面構筑了實施保障機制。
宜興市科學技術局
2021年4月30日
打印本頁
關閉
公安備案號:320282020005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