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環領先集成電路用大直徑硅片項目:為產業強市注入“芯”動力
項目簡介
中環領先集成電路用大直徑硅片項目,是2019年省級重大產業項目。該項目位于開發區,占地405畝,建筑面積21.7萬平方米。項目總投資30億美元。其中,一期投資15億美元,裝備投入60億元。該項目已于今年9月27日投產,滿產后將實現每月生產8英寸大硅片75萬片、12英寸大硅片60萬片產能,并實現進入世界前列的目標。
現場直擊
前陣子,氣溫驟降,寒意襲人,但嚴寒擋不住項目建設的如火熱潮。在位于開發區的中環領先半導體材料有限公司,一座座現代化廠房已拔地而起。半自動化的8英寸硅片車間清潔無塵,一枚枚形狀酷似黑膠唱片的單晶棒在工藝線上有序流轉,經歷線切割、倒角、磨片、拋光、清洗、檢測、退火、包裝等程序,行云流水般順暢量產。
“2017年10月12日簽約落地,當年12月28日舉行開工儀式,到今年9月27日投產,從開工到投產,整個過程僅僅歷時21個月。”該公司相關負責人深有感觸地說,作為天津中環在宜興投資系列項目中體量最大的項目,中環領先集成電路用大直徑硅片項目自始至終都受到各界的關注和支持,公司也致力在此建設全國最大規模的集成電路用大直徑硅片生產平臺,打造中國半導體材料研發制造基地。
目前,8英寸硅片已投產,生產12英寸硅片的廠房也已安裝了第一套設備,預計下月就能進行試生產。隨著相關生產環節有條不紊地推進,這個“明星項目”將為宜興產業強市注入“芯”動力,邁出錫宜一體化發展的重要步伐。同時,也將進一步彌補無錫集成電路產業原材料環節的缺口,形成完整的產業鏈,助推無錫形成“原材料在宜興、芯片制造在市區、封裝在江陰”的集成電路產業鏈閉環。
質態掃描
在業內,芯片被比作一座微型城市,上面有著長度達數公里的導線以及幾千萬甚至上億根晶體管。而硅片,就是讓這些元件“安家落戶”的“地基”。近年來,我國大力發展集成電路,而作為重要基礎材料的大硅片卻長期依賴進口。面對國產大硅片的“卡脖子”問題,中環領先扛起了大硅片國產化進程的重任。
據該公司辦公室主任蔣濤介紹,大硅片在新興產業領域有極大應用,不過硅片制造對制程技術、環境設備的要求很嚴,硅片越大,要求越嚴。比如,8英寸硅片多用于傳感、安防領域以及電動汽車、高鐵等功率器件;12英寸硅片的應用主要是邏輯芯片和記憶芯片,用于無人駕駛等領域。“放眼全球,公司當前還只是處在大硅片領域的第二陣營,正在實施全球追趕戰略,而位于宜興的這個研發生產基地,將通過5年左右時間,給出擲地有聲的答案。”蔣濤信心滿滿地說。
高質量發展離不開高質量項目支撐。與此同時,越是體量大、帶動作用強的項目,越有一堆難題是企業自身無力突破的。對此,我市各級通過優化政務服務和營商環境,確保該項目高質量高效率推進。據了解,該項目申報啟動前,各相關審批部門就建立了高頻度、快反應的聯動機制,加速各項手續報批工作,相關用地、供電、供氣的設施建設通過上下聯動,確保進度時序;項目進入全面建設階段后,開發區全過程、全天候保障,提供菜單式服務,項目協調小組每月都到項目現場開協調會,破解制約項目推進的難點堵點,并幫助企業了解、落實各類優惠政策和扶持措施。公司相關負責人說:“這樣的專屬服務,讓我們真切感受到了‘圍墻外的事政府辦,圍墻內的事幫著辦’!”
當前,隨著該項目的加速推進、爬坡量產,強大的“磁場效應”正加速集成電路產業在宜興集聚。去年,我市發布了宜興集成電路材料產業規劃,確定“一園三區”的集成電路材料產業園區總體架構,為產業快速健康發展提供行動指南。在項目引育上,先后引進中環揚杰半導體器件封裝等優質項目,力促產業集群逐步成形、加快成勢。同時,我市還專門出臺針對單項產業、資金初始規模10億元的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扶持政策,助力我市構建高質量“465”現代產業集群。
打印本頁
關閉
公安備案號:320282020005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