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號 | 宜政發[2018]127號 |
| 制發機關 | 宜興市人民政府 |
| 成文日期 | 2018-08-30 |
| 文件類別 | |
| 文件狀態 | 執行中 |
各鎮人民政府,環科園、開發區管委會,各街道辦事處,市各委辦局,市各直屬單位:
現將《宜興市2018年度空氣質量達標攻堅行動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宜興市人民政府
2018年8月30日
宜興市2018年度空氣質量達標攻堅行動方案
今年1–7月份,我市PM2.5平均濃度為49.8微克/立方米,較去年同比上升12.4%;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為56.1%,同比下降5個百分點,兩項指標均未達到考核要求,我市空氣質量達標形勢十分嚴峻。為迅速扭轉不利形勢,確保完成年度空氣質量目標,按照省大氣辦《關于印發江蘇省改善空氣質量強制污染減排方案的通知》(蘇大氣辦[2018]6號)及無錫市大氣辦《關于印發無錫市改善空氣質量強制污染減排細化方案》(錫大氣辦[2018]11號)要求,結合我市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思路
根據我市環境質量改善目標需求,測算主要污染物所需減排比例,在原有常規污染治理措施的基礎上,進一步強化管控措施,加大重點難點任務的工作推進力度,實現污染物排放量大幅降低,促進空氣質量穩步提升。
二、目標任務
(一)質量目標要求。根據《關于印發無錫市2018年5-12 月空氣質量改善目標的通知》(錫大氣辦[2018]5號),今年8-12月,我市PM2.5平均濃度不得高于31.2微克/立方米,優良天數比率不得低于85.6%;2018年全年,我市PM2.5平均濃度不得高于42.0微克/立方米,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不得低于68.4%。
(二)減排比例要求。為保障空氣質量目標的實現,根據無錫市下達我市減排目標要求,8-12月,全市各類污染源主要污染物平均減排比例必須要達到28%以上,具體減排比例測算見下表。
8-12月宜興市PM2.5濃度下降奮斗目標約束下的減排比例表
|
地區 |
主要污染物平均減排比例(%) |
主要大氣污染物 剩余日減排比例(%) |
|||
|
二氧 化硫 |
氮氧 化物 |
一次 PM2.5 |
VOCs |
||
|
宜興市 |
28 |
33 |
29 |
32 |
20 |
三、重點工作
(一)嚴控燃煤污染
1、確保完成全市煤炭消費總量比2016年減少42.3萬噸的目標任務。(牽頭部門:市發改委,各屬地政府負責落實。以下均需各屬地政府落實,不再列出)
2、優化發電調度,積極爭取超低排放燃煤電廠和天然氣電廠優先發電,增加外網供電量,保障電力正常供應。不能穩定達標排放的燃煤鍋爐(含火電、熱電)全部停產,穩定達標排放但未達到特別排放限值的燃煤鍋爐限產30%,達到特別排放限值但未達到燃氣排放標準的燃煤鍋爐限產20%。上述停限產措施,對用于民生保障及生產安全的燃煤鍋爐除外。(牽頭部門:市經信委,責任部門:市環保局)
3、全市重點燃煤企業(附件3)和尚未淘汰的 10-35 蒸噸/小時的燃煤鍋爐,必須使用含硫率低于0.7%、灰分低于15%的優質煤炭。10月底前全面完成35蒸噸/小時以下燃煤鍋爐整治工作,宜興華潤熱電有限公司必須確保一臺鍋爐在年內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江蘇協宏熱電有限公司對已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鍋爐必須嚴格執行超低排放標準。(牽頭部門:市環保局,責任部門:市市場監管局、公用事業局)
4、根據《宜興市燃煤工業窯爐整治三年行動計劃(2017-2019年)》(宜政發[2017]158號),加快推進燃煤工業窯爐整治進度,10月底前基本完成無錫2018年度整治任務。(牽頭部門:市經信委,責任部門:市公用事業局)
5、從降低對煤炭等化石能源依賴度,優化全市能源結構及區域集中供熱布局方面出發,研究熱電行業優化布局方案;根據上級水泥行業去產能工作要求,盡快出臺水泥行業去產能優化整合工作方案。(牽頭部門:市發改委,責任部門:市經信委、環保局)
(二)加強工業污染防治
6、按照“減化”專項行動工作方案的要求,加大化工企業“四個一批”專項行動推進力度,10月底前基本完成2018年度關停任務。(牽頭部門:市經信委)
7、根據《無錫市工業污染源全面達標排放計劃(2017-2020年)工作方案》要求,10月底前不能按期完成達標整治任務的一律停產整治。加快推進水泥熟料企業收塵設施“電改袋”工作,進一步提升收塵效率。(牽頭部門:市環保局)
8、對水泥、冶金鑄造、化工、印染、涂料、農藥、表面涂裝、印刷包裝、電線電纜、家具、人造板、橡膠制品等行業的重點企業,采取停產、限產或錯峰生產措施(附件3、4)。(牽頭部門:市經信委,責任部門:市環保局)
9、根據中共宜興市委、宜興市人民政府《宜興市“散亂污”企業專項整治工作方案》(宜發[2018]24號)要求,對列入關停取締類、尚未關停的“散亂污”企業實施停產;對列入限期整改類、尚未完成整改的“散亂污”企業實施停產整治。(牽頭部門:市“263”辦)
10、10月底前全面完成年度重點治理單位VOCs整治工程。所有未按期完成治理任務、未安裝廢氣收集處理裝置或設施不能正常運行、廢氣不能穩定達標排放的工業企業一律停產。對偷排漏排、超標排放等違法行為的一律從重處罰。(牽頭部門:市環保局)
(三)加強車船污染防治
11、強化對限行區域高污染車輛的依法處罰力度,促進淘汰高污染車輛。(牽頭部門:市公安局,責任部門:市環保局)
12、加強市區道路交通執法檢查,嚴禁已強制淘汰的機動車、農用車、摩托車等違法上路行駛。(牽頭部門:市公安局,責任部門:市交通運輸局、水利農機局)
13、加強成品油經營企業燃油品質監管,打擊非法油品經營行為。(牽頭部門:市商務局,責任部門:市公安局、交通運輸局、安監局、市場監管局)
(四)加大揚塵污染治理力度
14、根據省大氣辦《江蘇省顆粒物無組織排放深度整治實施方案》(蘇大氣辦[2018]4號)和省交通運輸廳、江蘇海事局、省環保廳《關于實施在航運輸船舶封艙管理的通告》要求,未按期完成整治任務的一律停產整治或依法依規處理。(牽頭部門:市環保局,責任部門:市交通運輸局、國土局)
15、強化綠色文明施工,落實建筑和道路施工現場封閉圍擋、設置沖洗設施、道路硬化等揚塵防治措施。對揚塵治理不合格、措施落實不到位的施工場地實施停工整頓。(牽頭部門:市建設局,責任部門:市交通運輸局、城市管理局)
16、加大道路環衛機械化作業專項保障力度,對城市主次干道、主要支路等增加作業頻次,提高道路機掃率和沖洗比例。對宜浦路、宜廣線、陶都路等揚塵污染較為嚴重的主要公路,增配灑水機掃車輛。(牽頭部門:市公用事業局,責任部門:市交通運輸局)
17、開展揚塵污染專項執法行動。強化道路交通、建筑工程及碼頭揚塵污染防治。重點針對宜浦路、宜廣線、陶都路等主要公路,嚴格控制渣土、礦產品等運輸車輛的流量,減少由此帶來的道路揚塵;加強渣土、礦產品、垃圾運輸車輛運輸過程監管,確保運輸車輛遮蓋密閉和按規定線路、時間行駛,及時查處沿途拋灑和輪胎帶泥的車輛;煤炭、砂石等碼頭堆場防風抑塵設施建設或實現封閉儲存,對易揚散的煤、焦、渣等堆場采取噴淋覆蓋措施,對生產經營現場和周邊道路每日不少于2次沖洗。對于未落實抑塵措施要求的建設工地、碼頭堆場和未落實濕法或封閉拆遷的工地,一律停工整改并依法處罰;將揚塵污染防治作為相關行業資格許可證換證核查的一項重要內容,不滿足要求的一律不予核查通過。(牽頭部門:市交通運輸局,責任部門:市城市管理局、公安局、建設局、公用事業局、市場監管局)
(五)強化面源污染治理
18、根據《無錫市餐飲油煙治理方案》(錫環發[2017]104號)要求,10月底前重點治理單位完成整治。嚴厲查處城市主次干道兩側、居民居住區露天燒烤行為。(牽頭部門:市環保局,責任部門:市城市管理局)
19、根據《宜興市汽車維修行業VOCs治理實施方案》(宜政辦發[2017]150號)要求,10月底前完成重點治理單位VOCs綜合治理。嚴厲查處露天和敞開式汽修噴涂作業行為。(牽頭部門:市交通運輸局,責任部門:市環保局、市場監管局、城市管理局)
20、加大儲油庫、加油站抽查抽測頻次,確保加油站、儲油庫油氣回收裝置正常有效運行,未安裝油氣回收治理設施或油氣回收治理設施不能正常運行的儲油庫、加油站、油罐車一律停止使用。啟動重污染天氣應急預警或采取應急管控措施時,全市范圍內所有油庫、加油站8時至18時停止裝卸油作業。(牽頭部門:市商務局,責任部門:市環保局、交通運輸局、市場監管局,中石化、中石油)
21、加大秸稈綜合利用和禁燒工作力,加強巡查管控,嚴明考核獎懲,確保“零火點”、“零影響”。(牽頭部門:市環保局,責任部門:市農林局)
(六)強化預警預測與應急處置
22、加強污染天氣應對。組建“空氣質量攻堅行動”應急督導群,每天發布24-48小時空氣質量指數(AQI)預測,可能出現輕度及以上污染時,各相關部門和鎮園、街道要根據統一部署,提前采取應急強化管控措施(附件2),對熱電、水泥、建材、鑄造等各重點行業企業,采取錯峰生產、輪流停產或限產等措施,增加各類工地、道路、場地及周邊灑水抑塵頻次,最大程度削減污染峰值。(責任單位:市大氣污染防治聯席會議領導小組辦公室及各成員單位)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為強化全市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組織領導和協同推進,建立市大氣污染防治聯席會議制度,市分管領導任聯席會議領導小組組長,市紀委市監委、市委宣傳部及發改、經信、環保、建設、交通運輸、公用事業、城管、公安等部門和各鎮、園區、街道分管領導為成員,并在市環保局設立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日常工作統籌協調、督促推進,環保局局長任辦公室主任。各鎮、園區、街道及各相關部門要將空氣環境質量達標攻堅行動擺在重要議事日程,嚴格落實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主要領導親自過問、分管領導具體抓。明確各項整治任務清單、完成時限、完成標準,嚴格責任分工,倒排時間,掛圖作戰,執行好“銷號制”,確保事事有人抓,件件有著落。
(二)細化工作方案。各鎮、園區、街道應全面排查轄區的水泥、礦粉建材、冶金鑄造、化工、印染、涂料、農藥、表面涂裝、印刷包裝、電線電纜、家具、人造板、橡膠制品、電纜(橡套生產)等行業企業以及仍在使用燃煤窯爐(含熱風爐)的工業企業,結合屬地自身實際情況,制定強制減排細化方案,進一步增加完善管控企業名單,并將各企業的管控措施細化具體到限停產生產線、生產時限、工藝環節等,量化明確相關的用水、用電、用氣、原輔料等生產要素,確保減排措施可核查,實現各類污染物平均減排比例達到28%以上。各鎮、園區、街道強制減排細化方案及管控措施經主要領導簽字加蓋公章后,報市大氣辦備案。
(三)嚴格監管考核。本方案將作為我市落實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整改方案的重要內容進行考核評價。各鎮、園區、街道是大氣污染防治第一責任主體,要加強督促檢查,要求有關企業或單位嚴格執行相關重點工作措施。加大日常環境監察執法力度,確保各項環境保障措施落實,有效防范并及時消除環境風險隱患。對限產停產企業、停工工地以及重點污染企業實施專人負責制度,經信、建設、環保等部門對上述管控企業落實專人負責監管。各屬地政府及各相關部門將工作開展情況于每月24日前報送至市大氣辦。市監委及市委辦政府辦督查科對各鎮、園區、街道及各相關部門落實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對強化措施不落實、重視程度不夠、工作不主動,推諉扯皮、行動遲緩、工作滯后的,將嚴肅追責。
(四)鼓勵公眾參與。通過廣播電視、網絡、報紙等載體,大力宣傳大氣污染防治要求和措施,提高全社會參與的自覺性。監督檢查過程中,加大對工業企業、建筑施工工地大氣污染防治宣傳力度,督促落實管控措施。對大氣污染防治措施不到位、污染空氣的,要堅決予以曝光。
附件:
1、宜興市大氣污染防治聯席會議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名單(略)
2、宜興市空氣質量攻堅應急強化管控措施
3、宜興市重點燃煤企業名單(略)
4、宜興市強制減排重點污染源管控名單(略)
5、宜興市揚塵管控重點工地名單(略)
宜興市空氣質量攻堅應急強化管控措施
1、當預判未來24-48小時可能出現靜穩型天氣,且空氣質量指數(AQI)達到100以上時,適時提出預警管控建議。各相關部門和地區立即啟動應急管控措施。經預測,未來24-48小時空氣質量指數(AQI)小于100,且氣象條件有利于污染物擴散,應急管控措施解除。(責任單位:市環保局、氣象局)
2、除重點建設工程經批準同意外,其余各類在建施工工地一律停工。(責任單位:市建設局,各屬地政府負責落實。以下均需各屬地政府落實,不再列出)
3、征收拆遷和拆遷建筑垃圾清運一律停止作業。(責任單位:市建設局、城市管理局)
4、建成區內的工程施工非道路移動機械一律停止作業、停止移動。(責任單位:市建設局、公用事業局、交通運輸局)
5、渣土車、沙石料等易產生揚塵的物料運輸車輛一律停止運輸。(責任單位:市城市管理局、建設局)
6、內河沿線碼頭和船舶煤炭、礦石、砂石等易產生揚塵的物料一律停止裝卸作業,用于民生保障及生產安全的除外。(責任單位:市交通運輸局)
7、加大對工業企業等重點大氣污染源的執法檢查頻次,確保其污染防治設施高效運轉,對不能做到穩定達標排放的排污企業立即停產整頓。對排放揮發性有機物(VOCs)的化工企業和區域,嚴禁各類大型連續生產裝置開停車、放空等作業。(責任單位:市環保局)
8、城區道路參照有關重污染天氣灑水抑塵作業規定,加密頻次,實施灑水抑塵作業。(責任單位:市公用事業局)
9、在氣象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氣象部門采取人工降雨措施,增加降雨幾率,減輕氣象不利條件帶來的地區污染物積累。(責任單位:市氣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