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號 | 宜政辦發[2014]72號 |
| 制發機關 | 中國宜興 |
| 成文日期 | 2014-06-30 |
| 文件類別 | |
| 文件狀態 | 執行中 |
各鎮人民政府,環科園、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市各街道辦事處,市各委辦局,市各直屬單位:
《宜興市紀念第四十三個世界環境日暨第四個宜居日主題宣傳活動實施方案》已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遵照執行。
宜興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4年6月4日
宜興市紀念第四十三個世界環境日暨第四個宜居日主題宣傳活動實施方案
今年6月5日是第四十三個“世界環境日”和第四個宜興市 “宜居日”。5月29日至6月29日為第七個無錫市“環境月”。為引導廣大市民進一步增強環境意識,確立生態宜居核心價值理念,積極投身生態文明建設,根據省環保廳、省委宣傳部、省教育廳《關于進一步加強全民環境宣傳教育工作的意見》、《2014年全省環境宣傳教育工作要點》、無錫市委市政府關于組織開展“環境月”宣傳活動的相關要求,經研究,決定在全市開展紀念世界環境日暨宜興市宜居日主題宣傳系列活動,現制定實施方案如下: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生態文明我行動,共建美麗新宜興”這個主題,大力宣傳我市環境保護與生態文明建設的實踐歷程和顯著成效,不斷提升廣大市民環境意識,努力構建環保公眾參與機制,引導全市人民追求生態宜居核心價值理念,參與環境保護,踐行低碳生活,推行綠色經濟,共享生態成果,促進我市經濟社會加快轉型發展,為構建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全國科學發展示范城市和蘇南現代化建設示范城市作出應有的貢獻。
二、活動項目及責任單位
項目一:舉辦廣場環保宣傳咨詢活動
活動內容:1、舉辦廣場宣傳咨詢服務,分環評審批、污染防治、環境法制、環境執法、環境監測、環保科普、環境信訪等若干個小組進行現場咨詢服務,發放《居民環保手冊》及相關宣傳資料,接受并解決環境信訪投訴,解答廣大市民群眾的環保咨詢。2、開展“向污染宣戰,建美麗宜興”環保簽名活動。3、參觀生態攝影優秀作品展。4、參觀鄉鎮生態建設成果圖板展覽。
活動時間:6月5日(星期三)上午。
活動地點:宜城街道文化廣場。
責任單位:市環保局、文廣新局、建設局、城管局、攝影家協會,各鎮(園區、街道)等。
項目二:舉辦環保專場文藝演出
活動內容:1、圍繞“生態文明?美麗宜興”主題,編排環保文藝節目,分別在宜城街道及周鐵、和橋、官林、徐舍、張渚、丁蜀、高塍等鎮共舉辦10場次巡回演出。2、組織宜城街道、環科園(新街街道)和丁蜀鎮5個社區分別舉辦環保文藝演出。
活動時間:6月4日晚在宜城文化廣場舉辦首場演出。其它各鎮巡回演出于6月25日前結束。
責任單位:市環保局、文廣新局、公安局、公用事業局、城管局,相關鎮(街道)等。
項目三:舉辦環保攝影比賽
活動內容:1、拍攝,組織人員緊扣“生態宜興?美麗家園”活動主題,圍繞生態建設、環境文化、公眾參與、環境管理、污染減排、基礎建設、環境警示、和諧發展等方面內容,進行拍攝。2、評選,選出100幅優秀攝影作品。3、展覽,將所有獲獎攝影作品分類制作成展板,在城區、鄉鎮、社區、單位等進行巡回展覽。
活動時間:4月上旬至6月中旬。
活動方式:參賽者按要求自主拍攝,集中評比展覽。
責任單位:市環保局、攝影家協會,各鎮(園區、街道)。
項目四:開展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單位評選活動
活動內容:圍繞生態文明宣傳、生態文化建設、環境資源節約與保護、污染防治與節能減排、環境綜合整治、環保公眾參與以及環保志愿者隊伍建設等方面內容,按照科普、教育、示范引導及實踐體驗等功能定位,選擇在條件較好的社區、學校、鄉村、企業、景區等五個層面進行評選,以推動環境科學的普及和環保公眾參與機制的形成。
1、社區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單位。在省級以上綠色社區中評選。內容與要求:創辦低碳學校(環保課堂),設置環保書屋,開設環保網站,成立環保志愿者隊伍,設置綠色樓道,評選綠色家庭,開辦廢品銀行,設置生態文化長廊,無有效環境投訴。
2、學校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單位。在省級以上綠色學校中評選。內容與要求:設置環保教育館,設置環保書屋及環境教育活動室,開設環境教育網站,設置環境科普長廊,編印生態文明教育校本教材,成立綠色小記者站,無有效環境投訴。
3、鄉村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單位。在省級以上生態村中評選。內容與要求:設置生態教育館,開設農村環保課堂,開設環保網站,設置環保書屋,成立環保志愿者隊伍,開展生態文化活動,建設生活污水和垃圾處置設施,環境綜合整治體現明顯成效,無有效環境投訴。
4、企業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單位。在市綠色企業中評選。內容與要求:創辦低碳學校(環保課堂),成立環保志愿者隊伍,積極參與并支持環保公益事業,建設生態文明教育陣地,開設環保網站,設置環保書屋,具有鮮明的企業環境文化特色,無有效環境投訴。
5、景區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單位。在國家4A級以上景區中評選。內容與要求:能有效保護自然生態環境,構建生態文明教育平臺,充分利用自然資源開展生態文明教育,成立環保志愿者隊伍,開設環保網站,設置環保書屋,積極參與并支持環保公益事業,具有鮮明的環境文化特色,無有效環境投訴。
活動時間:4月下旬至6月底。
責任單位:市環保局、文明辦、教育局、旅游局,各相關鎮(園區、街道)。
項目五:開展“我低碳?我快樂”社區環保實踐活動。
活動內容:1、開展環保宣傳咨詢服務。發放居民環保手冊,張貼宣傳掛畫,舉辦社區環保專題講座,開展“低碳體驗日”活動,倡導綠色出行、綠色餐飲、綠色消費等,感受綠色生活的意義。2、開展環保志愿活動。組織環保志愿者開展社區污染源調查,有針對性地提出建設性措施,加強社區環境管理與污染防治,有效改善人居環境。3、開展綠色創建活動。在條件較好的綠色社區中擇優申報江蘇省綠色社區和無錫市“兩型”社區建設示范社區。4、開展社區環保實踐活動優秀案例評選活動。精選100例進行匯編。
活動時間:6月底前。
責任單位:市環保局、民政局,各相關鎮(園區、街道)。
項目六:開展第七屆“宜興市綠色家庭”評選活動。
活動內容:1、在全市綠色社區中評選100戶。2、舉辦“曬曬我的低碳生活”——家庭變廢為寶手工制作品展評。3、開展家庭節水典型宣傳活動。
活動時間:6月上旬前。
責任單位:市環保局、婦聯、市委宣傳部,各相關鎮(園區、街道)。
項目七:開展學校環境教育實踐活動。
活動內容:圍繞“我做環境小主人,建設美麗新宜興”主題開展相關活動。包括:1、開展全市學校生態文明教育優質教案評選活動。2、組織各級綠色學校開展“六個一”活動:上一堂環保主題班會、唱一支環保歌曲、看一場環保電影、做一次環保義工、寫一篇環保作文、開展一次水環境調查。通過“小手拉大手”,起到教育一個孩子、帶動一個家庭、影響整個社會的效果。3、開展學校綠色創建活動。在條件較好的綠色學校中擇優申報創建江蘇省綠色學校、無錫市“兩型”社區建設示范學校和低碳消費示范學校。4、參加無錫市中小學第四屆“生態環境”主題書畫作品評比和第四屆幼兒“變廢為寶”創新大賽活動。5、組織有條件的省級以上綠色學校向社會開放,增強全民生態文明意識。
活動時間:6月中旬前。
責任單位:市教育局、環保局,相關鎮(街道)、學校。
項目八:開展“動感青春?情系環保”青年環保志愿活動。
活動內容:根據無錫市“2014環太湖生態文明志愿服務大行動”和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關于開展2014年度宜興市“與雷鋒同行和美德相伴”市民道德實踐活動月集中活動的意見》要求,組織全市青年環保志愿者開展“環太湖生態游”環保志愿服務系列活動。包括:1、開展“低碳出行?騎樂無窮”低碳騎行環保宣傳活動。組織20名青年環保志愿者騎自行車沿太湖環行。2、開展“保護太湖水?你我共參與”太湖水質觀測志愿服務活動。組織對主要入湖河道進行水質觀測調查。3、組織青年代表參觀空氣自動監測站,了解監測數據采集、傳輸以發布過程,從而增強環境保護與空氣污染防治意識。4、開展城區重點水域巡查宣傳活動。組織青年環保志愿者沿西氿進行巡查,引導公眾從我做起,自覺保護水環境。
活動時間:6月中旬前。
責任單位:市環保局、團市委、青年環保志愿者分隊。
項目九:開展“生態文明媒體在行動”專題活動。
活動內容:圍繞“生態文明城鄉行”系列專題報道,組織市電視臺、電臺、報紙及網絡新聞工作者,對我市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成果,以新聞競賽的形式,進行集中宣傳報道。
活動時間:5月下旬至9月底。
責任單位:市委宣傳部、環保局、廣播電視臺、宜興日報社、市政府網管中心等。
項目十: 創設紀念世界環境日宣傳氛圍。
活動內容:1、宜興日報、宜興人民廣播電臺、政府網、環保局域網編發紀念第四十三個世界環境日及第四個宜興市宜居日專題報道;2、在宜城及各鎮區主干道、中心廣場設置環保公益廣告牌、環保橫幅和環保電子標語;3、在城區特定位置放置環境保護與生態文明建設落地宣傳牌;4、在全市環保宣傳欄張貼主題宣傳畫。
活動時間:6月5日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