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號 | 宜政發[2010]168號 |
| 制發機關 | 宜興人民政府 |
| 成文日期 | 2012-08-23 |
| 文件類別 | |
| 文件狀態 | 執行中 |
各鎮人民政府,環科園、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市各街道辦事處,市各委辦局,市各直屬單位: 為進一步完善城鄉公共交通體系,加快推進城鄉客運一體化進程,現結合農村客運實際,就我市鎮村客運班車運營工作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精神為指導,按照城鄉一體化的目標,全面貫徹落實建設“幸福宜興”要求,滿足我市廣大農村群眾出行需求,建立健全以鎮為中心、客運班車輻射鎮域范圍內所有行政村和較大自然村的鎮村客運網絡,使農村群眾同等享受通暢、便捷、優質的出行服務,讓經濟發展成果惠及農村市民,不斷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二、目標任務 根據我市農村客運發展現狀,在張渚成功推行鎮村客運試點的基礎上,整合行政村客運班車通達工程的客運資源,加快推進城鄉客運一體化進程,逐步構建城區、市鎮、鎮村三級客運網絡,形成布局合理、經濟便利、暢通有序的城鄉客運運行機制。 三、運營模式 1、經營主體:由市公路客運有限公司為運行主體,單設賬戶,獨立核算,實行集約化經營、員工化管理、標準化服務、公司化運作。 2、經營機制:實行定線、定點、定時、定價營運,無人售票,按站停靠,統一票價。 3、車輛配備:選擇舒適、安全的中小型空調客車,根據線路長短確定客車配置數量,統一車輛配置和營運標識,便于群眾乘坐和識別。 4、實施方法:根據各地實際情況,按照“條件必備、需求適度”的原則,由屬地鎮政府根據當地實際需要提出開通申請;交通運輸部門根據申請,會同所在鎮經實地調研后,結合道路狀況,合理科學編制鎮村客運班線走向和車輛配置方案,報經市鎮村客運工作領導小組同意;根據確定的方案,由交通運輸部門組織開設客運班車,屬地鎮政府負責道路拓寬、回車場地澆筑等配套工作。 四、保障措施 1、加強組織領導。鎮村客運工作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面廣、協調事項多,為確保該項工作的順利推進,市政府成立鎮村客運工作領導小組,由市政府分管領導任組長,市交通運輸、財政等部門負責人為成員。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交通運輸局,具體負責全市鎮村客運方案的制定、協調、實施和評價考核工作。 2、實施虧損補貼。鎮村客運是我市公共客運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較強的社會公益性,為減少企業運行負擔,確保鎮村客運運轉正常,對于經營出現的虧損將按比例給予補貼,具體方法為:市鎮村客運工作領導小組每年年末牽頭組織對鎮村客運運行情況的審核,在審定的經營虧損基礎上加上7%的保底利潤,為補貼額,然后根據服務質量考核情況計算出應補貼總額。應補貼總額由客運公司承擔20%,其余部分由市、鎮兩級財政按5:5的比例進行分擔。其中涉及鎮與鎮之間的,由相關鎮共同分攤。 3、完善配套設施。各鎮要根據鎮村客運的發展需要,保障鎮村客運班車的通行公路符合《江蘇省農村客運班車通達工程通達標準》(省交通廳蘇交運[2005]47號)文件的相關規定要求,并負責完善鎮村客運沿線停車場地的規劃建設和安全標志標牌及信號燈設置,在新建、改建、擴建道路,配套建設港灣式停靠站等設施。 4、強化監管考核。交通運輸部門要制定并落實農村客運市場監管措施,完善監管體系,強化監督管理,規范經營行為,依法查處非法營運、妨礙農村客運正常運營、危害公共交通安全等行為。客運公司要加強行業自律,不斷提高運營質量和服務水平,促進城鄉客運事業的健康穩定協調發展。每年由市鎮村客運工作領導小組牽頭市財政、交通運輸、公安部門及相關鎮對市公路客運有限公司實施的鎮村客運運營情況實施考核,根據考核結果核定運營虧損補貼。考核辦法附后。 附:考核辦法 宜興市人民政府 二○一○年十一月四日 考核辦法 年度考核經營補貼采用百分制考核辦法。企業實得經營補貼根據年終核定數除以100乘以考核得分數確定。考核基礎分共100分,考核時,每項扣分不大于該項基礎分,得分總數超過110分時按110分計算。由于非企業主觀因素導致某項年度計劃不能全面實現,考核時應如實予以調整。 1、營運收入。根據鎮村客運運行線路的成熟程度和年度增長計劃制訂年度營運收入增長率,在鎮村客運上年度實際營運收入的基礎上,確定鎮村客運收入年度考核指標。該項考核基礎分為25分,每超或降1%,加或減2分。 2、營運成本。根據當年度客運公司農村客運班車平均千車公里成本考核值作為分母,鎮村客運班車每千車公里成本為分子,考核年度鎮村客運班車千車公里成本。該項考核基礎分為25分,每低或高1%,加或減2分。 3、滿意程度。根據有責投訴率、違章違紀率、正班準點率、社會滿意率調查等指標確定乘客滿意度考核指標。該項考核基礎分為25分,每超或降1%,加或減2分。 4、安全管理。根據死傷率、直接經濟損失、有責重大交通事故等指標確定安全管理考核指標。該項考核基礎分為25分,每超或降1%,加或減2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