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號 | 宜政發[2010]61號 |
| 制發機關 | 宜興人民政府 |
| 成文日期 | 2012-08-23 |
| 文件類別 | |
| 文件狀態 | 執行中 |
各鎮人民政府,環科園、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市各街道辦事處,市各委辦局,市各直屬單位: 工業園區(集中區)(以下簡稱工業園區)是工業經濟發展的主要載體。經過多年發展,我市工業園區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承載能力不斷增強,入區企業和項目不斷增多,產出總量不斷提高,特色優勢不斷顯現。為了進一步加快工業園區建設步伐,有效化解發展制約,促進全市工業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現提出如下工作意見。 一、指導思想 圍繞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的目標,按照“科學規劃、合理定位、突出特色、彰顯優勢”的原則,加強規劃引導,強化基礎投入,努力把工業園區建設成為基礎設施好、投資環境優、競爭優勢強的工業經濟發展平臺,加快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發展新興產業,切實增強我市工業經濟競爭能力,努力建設全省科學發展新亮點。 二、2010年工作目標 1、工業園區產出比重達到85%以上。 2、全市園區外企業搬遷(含關閉)50家以上(不含琉璃瓦)。 3、工業園區全年拆遷建筑面積50萬平方米,其中陶瓷產業園及工業集中區拆遷建筑面積20萬平方米。 4、工業園區畝均投資、畝均產出分別比上年提高5%。 5、各工業園區完成環境規劃編制,通過區域環境影響評價審批。配套建成污水集中處理設施或實現污水納管,園區內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納管處理實現全覆蓋。 三、工作要求 1、強化規劃引導,打造特色優勢。一是做好園區規劃修編工作。按照“企業集聚、產業集群、用地集約、打造特色、差別競爭”的要求,充分利用新一輪土地利用規劃調整的機遇,進一步明晰園區發展定位,完善落實控制性詳規,加快推進環保規劃編制、區域環評審批工作,強勢推進園區“二次創業”。二是明確產業發展定位。各園區按照現有產業特點和基礎條件,整合各類資源優勢,加快編制完善各自的主導產業和新興產業發展培育規劃,并按照功能分區,劃定相應的集中發展區域,提高產業集聚度,延伸產業鏈,形成錯位產業特色,打造產業發展優勢。三是提升園區整體形象。嚴禁企業隨意選址建設,確保土地分期集中開發、連片開發,主要道路沿線應盡量布置規模型企業,小規模企業應集中標準廠房發展。統籌規劃規范交通連接、管線設置等公共設施建設,企業建筑設施在滿足生產的前提下要與園區環境景觀相協調,沿路企業應以統一式樣、統一色調、統一高度的通透式圍墻與道路分隔,打造出富有特色的園區形象。 2、強化基礎投入,提升承載能力。一是進一步做好拆遷騰地工作。嚴格按照國家新的“拆遷條例”,繼續加大拆遷騰地力度,積極穩妥、依法推進工業園區內民房拆遷和居民安置工作,進一步拆出連片凈地、拆出整體形象,切實增強項目承載能力。二是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堅持“統一規劃、合理布局、有序開發、循序漸進、節約用地”的原則,在積極吸引各類資金建設園區的同時,適度負債經營,加快推進綠化、道路、水電氣、通信設施等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并要全面建成設施齊全、功能完備、運轉良好、管理科學的環保基礎設施體系。三是進一步搞好標準廠房建設。進一步抓好標準廠房,尤其是多層標準廠房和“三創”載體建設,最大限度利用好土地資源,切實提高建筑密度和土地容積率,提高區域性資源的共享程度,為加快中小企業和科技創新型企業發展創業創造條件。同時,堅持制造業和服務業互動并進,把發展生產性服務業放上重要位置,大力發展科技研發、金融服務、物流倉儲、信息咨詢等服務業,不斷提升工業園區的綜合服務功能和對周邊的輻射帶動能力。 3、強化源頭管理,推進產業集聚。積極推行入區項目聯合評審制度,嚴格把好“三關”,堅決控住源頭,推進產業轉型提升。一是把好項目準入關。嚴格執行國家、省、無錫市和我市產業政策和產品發展導向意見,禁止引進和投資高污染、高能耗、高危險、低效益、低產出的工業項目。各類新辦企業和新增投資項目要按照工業園區規劃和產業布局的要求,堅持做到入園進區,確保新增用地的新辦企業和搬遷企業入區率達100%。二是把好項目投資關。嚴格執行市定工業園區畝均投資強度和項目征地最低投資額的有關規定,著力提升土地利用率、產出率和貢獻率,努力實現園區經濟量的擴張和質的提升。對工業園區外的企業,采取先易后難、有序推進的辦法,按照規劃要求有計劃搬遷至工業園區發展。三是把好項目落地關。按照“產業鏈條化、企業集群化、生產協作化”的原則,遵循既定的產業發展規劃定位,積極推動重大項目、優勢企業、高新產業分類向園區內相應的產業區域集中集聚,著力培育壯大龍頭型企業,延伸主導產業鏈,在加快發展特色產業園區的基礎上,積極培育高端線纜、環保、新能源、新材料、電子信息等新興戰略性產業園區。 4、強化組織領導,創新管理模式。進一步健全園區工作管理組織機構,完善各項管理制度,選優配強相關工作人員,提高對工業園區發展的綜合協調和統一管理能力。創新運作機制,按照“誰投資,誰受益”的市場運作方式,積極吸引各類資金投資園區建設。強化服務意識,提高辦事效率,積極為企業入區和項目建設提供“一站式”服務。掌握園區建設動態情況,加強項目跟蹤管理,建立規范的工作臺帳,及時如實填報有關統計報表。大力發展循環經濟,鼓勵和引導企業落實節能減排措施,積極推行企業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和清潔生產審核,再建成一批環保友好型企業。 附:1、2010年度工業集中區(含陶瓷產業園)建設百分考核細則(略) 2、工業集中區(含陶瓷產業園)規劃修編報批程序(略) 3、2010年度工業集中區(含陶瓷產業園)建設目標任務表(略) 宜興市人民政府 二○一○年四月二十五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