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號 | 宜政辦發[2008]198號 |
| 制發機關 | 宜興人民政府 |
| 成文日期 | 2012-08-22 |
| 文件類別 | |
| 文件狀態 | 執行中 |
各鎮人民政府,環科園、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市各街道辦事處,市各有關部門: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城鄉統籌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實現保護資源和保障發展的雙贏,推進農業經營規?;蜕a方式現代化,促進耕地資源、建設用地資源、勞動力資源和市場需求、公共服務資源的有效集聚,根據省國土資源廳《關于印發〈江蘇省“萬頃良田建設工程”試點方案〉》的精神,我市制定了《宜興市“萬頃良田建設工程”試點方案》?,F將“方案”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各自實際,認真研究探索,積極申報試點。 附:《宜興市“萬頃良田建設工程”試點方案》 宜興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二○○八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宜興市“萬頃良田建設工程”試點方案 (2008年-2010年) 一、目的和意義 “萬頃良田建設工程”是指依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村鎮規劃或新農村建設規劃,按照城鄉統籌發展的要求,以土地開發整理項目、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為載體,對一定區域內的田、水、路、林、村等進行綜合整治,增加有效耕地面積,逐步提升耕地質量;實施村莊整理或搬遷,促進農村居民居住相對集中,提高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水平,優化區域土地利用結構,建設大面積集中連片的高標準農田,實現農地集中、居住集聚、用地集約、保障發展的目標。 實施萬頃良田建設工程,有利于解決農村耕地分散、村莊布局凌亂、戶均占地偏大、農業生產方式落后、保障水平較低等問題和矛盾,有利于落實科學發展觀,破解城鄉二元結構,促進城鄉統籌協調發展,構建和諧社會。實施萬頃良田建設工程是對傳統農業生產、農村生活習慣的改革,是新農村建設的具體體現,是促進我市農業由分散經營向規模經營轉變、傳統農業向現代高效農業轉變的有效措施,是保護資源、保障發展,實現土地資源集約高效利用的有效途徑。 二、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萬頃良田建設工程”的指導思想是: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保護資源、保障發展為出發點,按照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村鎮規劃或新農村建設規劃的要求,以綜合運用土地開發復墾整理、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為抓手,以建設連片優質良田、實行農業規模經營、發展現代高效特色農業、穩步提高單位面積產出為目標,通過大規模農地整理,推進農業經營規?;?、農業生產現代化;通過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優化用地結構,實現土地節約集約利用;通過農民向城鎮或中心社區集中居住,提高農民生活水平,加快城市化進程,實現農村居民集聚化、農村配套服務規范化,真正實現耕地資源、建設用地資源、勞動力資源、市場資源集聚的目標。 開展“萬頃良田建設工程”應在“耕地面積不減少、建設用地不增加、農民利益不受損、國土規章不違背”的前提下,遵守以下具體原則: 1、科學規劃,統籌城鄉。通過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實現城鄉用地結構調整和用地布局優化,推進土地集約節約高效利用,促進城鄉統籌協調發展。 2、規范操作,合理安排。堅持從本地實際情況出發,選擇工作基礎較好的鎮村,合理安排工程時序,保障規劃的順利實施。 3、突出重點,以農為主。以建成大面積連片高標準農田為重點,確保建設工程實施后,增加有效耕地面積,提高耕地質量,實行規模生產,發展現代農業。 4、政府主導,部門配合。工程建設由各級政府統一組織,相關部門協調配合,共同推進,并采用市場方式進行運作。 5、積極探索,總結創新。萬頃良田工程是一個全新的系統工程,涉及領域多,必須開拓思路,積極探索,走出一條保護資源、保障發展的新路子。 6、生態優先,注重實效。項目規劃要注重實效,工程建設要有利于美化環境,促進生態系統的平衡,達到可持續的和諧發展。 7、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工程建設應采取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的發展策略。根據各地地形與地方農業經濟緊密相關的特點,結合農業生產條件,對不同區域確定不同的發展目標,采取不同的發展策略,優化資源配置,充分發揮區域優勢,形成互聯互動、優勢互補、協調發展的新格局。 8、尊重民意,維護權益。工程建設要嚴格執行相關法律法規,切實保障農戶和集體經濟組織的合法權益,充分尊重群眾意愿,取得農民認可,切實維護社會穩定。 三、試點總體目標 通過申報萬頃良田建設試點,至2010年,建成3-5個分片 300公頃以上的高標準農田,總規模達1000公頃以上,新增耕地面積30公頃以上。建成一批集中連片、設施配套的高標準農田,為現代農業發展提供平臺,有效提高農民生活水平。 四、申報條件 1、分片工程面積300公頃以上的農用地整理規模,工程項目區內不得安排安置用地; 2、鎮、村有積極性,具有與工程建設相適應的政府財政或社會化資源配套能力; 3、征得工程區內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同意; 4、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集鎮規劃; 5、工程區土地權屬清晰、無爭議。 五、注重相關政策的銜接 1、與土地開發整理項目相銜接; 2、與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現代高效農業基地相銜接; 3、與礦山宕口、磚瓦窯廠等廢棄建設用地復墾相銜接; 4、與太湖保護區、橫山水庫上游村企治理相銜接; 5、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相銜接。 六、試點操作程序 1、編制方案 各鎮(園區、街道)在調查摸底的基礎上,具備條件的,向市國土資源局申請試點,由市國土資源局統一組織編制試點規劃方案。規劃方案要在工程區進行公示,廣泛聽取群眾意見。 2、申報審批 規劃方案編制完成后由市人民政府向省國土資源廳提出申請。申請時需提交萬頃良田建設工程規劃方案及公示、聽證材料和無錫市人民政府初審意見。省國土資源廳對申報方案進行審查論證,符合要求的,下達試點任務。 3、實施試點 根據省國土資源廳下達的建設任務,組織相關部門和鎮(園區、街道)編制實施方案,推進建設工作。 4、檢查驗收 市國土資源局會同有關部門對建設工程進行督查,并進行年度考核。全部完工后,對照工程規劃、設計方案申請無錫市國土資源局初驗,初驗合格后報省國土資源廳驗收。驗收合格后,及時做好土地登記和確權工作。 七、規劃實施的保障措施 (一)組織保障 市政府成立“萬頃良田建設工程”領導小組,由市長任組長,分管副市長任副組長,市委農辦,市國土、發改、農林、水利、規劃、建設、勞動保障等部門負責人為成員。領導小組在市國土資源局設立辦公室,成員由相關部門業務人員組成,主要負責“萬頃良田建設工程”政策研究、試點單位和實施方案的審定以及工程推進協調工作,及時研究解決試點工作中出現的各類矛盾和問題,檢查評估試點工作。試點鎮(園區、街道)要建立由黨政主要領導掛帥、相關部門參與的“萬頃良田建設工程”指揮部,具體負責工程的組織實施,落實各項配套政策措施。 (二)資金保障 根據工程建設的需要,負責籌措工程實施專項經費。對符合國家級和省級投資的土地開發復墾整理項目條件的,按規定程序立項后,由國家和省級撥付相關費用。同時,市級土地有償使用費和土地出讓金中將安排一部分,不足部分由鎮、村自籌解決。 (三)技術保障 在實施過程中,聘請專家教授組成的技術指導小組,負責工程實施技術指導。涉及土地開發復墾整理可行性研究報告、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規劃等應通過公開招標的方式,選定具有相應資質的專業機構編制。 (四)監管保障 工程實施資金應按照專款專用的原則予以使用、結算和管理,工程實施后進行審計,并作為驗收的必要條件。按照工程招投標管理的規定,對工程實施中應當進行招投標的工程,必須實行招投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