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號 | 宜政發[2008]172號 |
| 制發機關 | 宜興人民政府 |
| 成文日期 | 2012-08-22 |
| 文件類別 | |
| 文件狀態 | 執行中 |
各鎮人民政府,環科園、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市各街道辦事處,市各辦局,市各直屬單位: 為進一步完善我市人口和計劃生育利益導向政策體系,有效穩定低生育水平,促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市政府決定自2008年1月1日起,在全市實行城鎮部分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制度?,F就城鎮部分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工作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獎勵扶助對象 具有本市戶口、且未享受國家規定退休待遇(含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城鎮居民。具體標準為年滿60周歲,子女在1963年1月1日以后出生,領取《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并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居民: 1、只生育一個孩子的夫妻; 2、未生育而依法只收養一個孩子的夫妻; 3、符合我省生育政策規定、經過批準生育了兩個孩子,其中一個孩子在未生育前死亡,之后不再生育或收養孩子的夫妻。 超過上述規定年齡的,以政策開始執行時的實際年齡為起點計算。 二、獎勵扶助對象的資格確認、注銷 獎勵扶助對象的資格確認和注銷工作由市人口計生部門負責。 1、資格確認 獎勵扶助對象的資格確認程序為: (1)本人提出申請; (2)村(居)民委員會審議并張榜公示; (3)鎮(街道)人民政府(辦事處)初審并張榜公示; (4)市人口和計劃生育局審核、確認并公布。 2、資格注銷 獎勵扶助對象有下列情況之一的,應立即注銷其獎勵扶助資格,停止發放獎勵扶助金。 1、死亡的; 2、納入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 3、戶口遷至外縣(市)的; 4、到國(境)外定居的; 5、再生育或再收養子女后不再符合獎勵扶助條件的; 6、因其他原因不符合獎勵扶助條件的。 獎勵扶助對象的資格注銷程序為:村(居)委會統計并報鎮(街道)審核后,報市人口和計劃生育局核準注銷。 三、獎勵扶助金標準、資金來源、發放和管理 (一)獎勵扶助金標準。按每人每月50元的標準發放,直至其亡故為止。 (二)資金來源。獎勵扶助資金由市財政承擔。 (三)資金發放。獎勵扶助金由農村合作銀行發放。市財政局、人口計生局負責與農村合作銀行簽訂代理服務協議,建立扶助對象個人賬戶。農村合作銀行根據市人口計生和財政部門提供的人員信息資料,按“實名制”要求,為獎勵扶助對象辦理專用存折,獎勵扶助金直接發放到人。 (四)資金管理 1、市財政局負責扶助資金的預算決算、總量控制和監督管理。要設立專門賬戶,加強資金核算,并與農村合作銀行簽定協議,及時足額將資金劃撥到農村合作銀行,監督農村合作銀行將獎勵扶助金及時劃轉到個人賬戶。 2、市人口計生局要及時向財政局和農村合作銀行提供獎勵扶助對象名單,掌握并監督農村合作銀行建立扶助對象個人賬戶和資金管理情況。 3、農村合作銀行要制定獎勵扶助金發放辦法和操作規程,按照代理發放協議的要求,建立獎勵扶助對象個人賬戶,及時將個人賬戶和獎勵扶助金發放情況定期反饋給市財政和人口計生部門。 四、工作要求 城鎮部分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制度是繼《宜興市農村部分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制度實施意見》及《宜興市獨生子女傷殘死亡家庭扶助制度實施意見》后,對人口和計劃生育利益導向政策體系的完善和深化。實施這項制度,是全面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促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具體實踐。城鎮部分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制度實施工作由“市農村部分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制度工作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具體負責實施。有關組織管理、檢查監督、工作考核及工作要求,參照《宜興市農村部分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制度實施意見》執行。各地、市各有關部門要切實按照本意見的要求,規范操作程序,每年結合農村部分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制度的實施,做好目標人群的調查、資格確認、經費預算、資金發放等工作,促進獎勵扶助工作走上制度化、規范化的軌道。 宜興市人民政府 二○○八年八月二十九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