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號 | 宜政發[2007]11號 |
| 制發機關 | 宜興人民政府 |
| 成文日期 | 2012-08-22 |
| 文件類別 | 意見 |
| 文件狀態 | 執行中 |
|
各鎮人民政府,環科園、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市各街道辦事處,市各辦局,市各直屬單位: 為進一步改善農村交通條件,充分發揮農村道路功能,保障人民群眾出行安全便捷,確保全面完成“十一五”全市農村危橋改造任務,積極推進農村實事工程實施,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現就“十一五”全市農村危橋改造工作提出實施意見如下: 一、指導思想和工作目標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六大、十六屆六中全會精神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統籌城鄉發展、加快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目標,堅持“符合鎮村規劃、確保安全、方便群眾生產生活、先急后緩和分級負擔”的原則,有重點、有計劃推進全市農村危橋改造工作,積極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二)工作目標 農村危橋改造是指對農村交通橋、生產橋、航(河)道橋、水利橋等危險橋梁實施拆除重建,以保證道路交通和航道通航安全暢通的橋梁工程建設項目。不包括國道、省道、縣道上的橋梁,市區、鎮區(包括工業園區、開發區)范圍內的橋梁,鐵路和單位專用橋梁。根據全市農村橋梁通行和安全狀況,全市“十一五”(2007—2010年)期間要確保完成800座農村危橋改造(含撤渡建橋)任務,其中2007年度確保完成200座危橋改造任務。 二、技術標準和資金補助政策 (一)技術標準 根據交通運輸部《公路工程技術標準》(JTG F03-2004)要求,結合宜興經濟社會發展實際,按照適度超前原則,全市農村危橋改造的技術標準為: 1、橋梁設計荷載標準為公路-II級(原汽-20,掛-100標準); 2、鄉道或主干道路橋梁橋面凈寬不低于 7米,其他村級道路橋梁橋面凈寬不低于4.5米; 3、橋梁跨徑根據河道及當地實際需要確定,應盡量采用標準跨徑,其中跨航道橋梁必須滿足航道對通航凈空、凈寬具體要求,水利橋梁必須滿足泄洪要求。 (二)資金補助政策 按照“統籌規劃、聯合建設、分級負責、合理負擔”的原則,市財政對納入“十一五”農村危橋改造計劃的橋梁改造建設工程,安排專項資金補助。 1、對工程造價在15萬元以下(不含15萬元,下同)的橋梁改造工程,按工程造價的40%進行補貼;對工程造價在15-30萬元的橋梁改造工程,按工程造價的50%進行補貼;對工程造價在30-45萬元的橋梁改造工程,按工程造價的60%進行補貼;對工程造價在45萬元以上的橋梁改造工程,按工程造價的70%進行補貼;對跨等級航道的橋梁改造工程,按工程造價的80%進行補貼。工程造價不包括工程勘察設計及征地、拆遷、便橋便道、附屬設施建設等費用。進入市招投標中心的工程造價以中標價為準,其余的以市審計結果為準。 2、對工程造價在15萬元以下的橋梁改造工程,經驗收合格后當年付清補貼資金;對工程造價在15-45萬元之間的橋梁改造工程,經驗收合格后當年付清補貼資金的60%,審計后第二年全部付清;對工程造價在45萬元以上的橋梁改造工程,經驗收合格后當年付清補貼資金的60%,審計后第二年付20%,第三年全部付清。 3、為確保年度農村危橋改造任務的完成,除市補貼資金外,各鎮、園區、街道要根據分級負擔的原則,落實好鎮、村配套資金,籌資中要嚴格執行減輕農民負擔的各項政策規定。 4、工程建設中涉及的土地征用、房屋拆遷、管線遷移等工作,由所在鎮、園區、街道負責,并按規定辦理有關手續,市不作補貼。 5、對因實施鎮村規劃涉及提升道路等級需超出本意見規定相關技術標準建設的橋梁,加寬部分橋梁建設資金原則上由屬地鎮、園區、街道負責,市不作補貼。 6、危橋改造補貼資金實行專款專用,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截留、擠占和挪用,市有關部門將對補貼資金使用情況進行跟蹤審計。 7、“十一五”(2007-2010年)農村危橋改造任務完成后,其余農村橋梁改造由所在鎮、園區、街道負責,市不再安排補貼資金。 三、工作要求和措施 (一)加強領導,明確職責 為加強組織領導,市政府成立市農村危橋改造工作領導小組,成員由市交通、發改、規劃、財政、建設、國土資源、公安、招投標中心、監察、水利、審計、安監等部門組成(成員名單附后)。市領導小組在市交通局設辦公室,具體負責全市農村危橋改造計劃的審核、編制和下達,橋梁施工圖勘察設計的組織、審查批準,危橋改造工作的具體組織指導、督促考核、質量監管、竣工驗收以及市補貼資金核撥等相關工作。各鎮、園區、街道是農村危橋改造的建設業主,也要成立相應的領導和工作班子,具體負責本行政區域內農村危橋改造工作的組織實施、工程質量管理和橋梁日常維護等工作。 (二)科學安排,嚴格計劃 1、各鎮、園區、街道要根據危橋改造的總體目標和具體任務,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合理編制農村危橋改造計劃。在編制年度計劃時,要按照輕重緩急的原則,優先解決危險性大、影響面廣的農村危橋,并在每年11月底前書面上報市農村危橋改造辦公室。對暫未列入計劃實施改造的危橋,要認真落實應急除險和安全防護、警示等措施,確保道路交通和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2、市農村危橋改造辦公室根據各地上報的危橋改造初步計劃,經審核報市政府同意后,制定并下達全市年度危橋改造工作計劃。 (三)強化管理,確保質量 1、嚴把設計關。為規范工程勘察設計,保障工程建設質量,由市農村危橋改造辦公室負責按政府采購的有關規定選定具備相應資質條件的單位,統一組織農村危橋改造工程的勘察設計工作,并負責設計文件審查批準,勘察設計費用由市農村危橋改造辦公室統一與設計單位結算。在勘察設計和施工圖審查過程中,要充分征求建設業主意見,對位于航道、水利河道上的橋梁,要辦理有關行政許可手續。建設業主要嚴格按照經審批同意的設計施工圖組織實施。對確因特殊原因必須改變原設計的,要以書面形式提出變更設計意見,經市農村危橋改造辦公室同意后委托設計單位出具設計變更,按變更設計進行施工。 2、嚴把程序關。農村危橋改造工程必須嚴格實行招投標制度。按照有關規定,對工程估價達到50萬元的改造工程,必須進入市招投標中心實行公開招標;對工程估價低于50萬元的,鼓勵進入市招投標中心公開招標,也可由所在鎮、園區、街道規范組織邀請招標或競爭性談判確定施工單位。招標結果要報市農村危橋改造辦公室、市招投標中心備案。 3、嚴把合同關。農村危橋改造嚴格實行合同管理。屬地鎮、園區、街道作為危橋改造工程的建設業主,必須與施工單位簽訂工程承包合同、質量和安全合同、廉政合同,明確項目進度、質量和資金支付等相關要求,并督促施工單位嚴格履行合同約定。 4、嚴把質量關。要切實落實工程監理制,委托的監理單位應有相應的資質。要督促監理單位對工程的質量、進度、經費等實施全過程監理。要建立“政府監督、工程監理、企業自檢”的質量管理體系,堅決制止“豆腐渣”工程,保證工程質量合格率達100%。嚴禁無資質單位施工,禁止非法分包和轉包。 5、嚴把管理關。危橋改造工程項目要履行開工報告手續。開工令由各鎮、園區、街道簽發并報市農村危橋改造辦公室備案。建設業主要全面負責橋梁施工中的進度、質量和安全管理,對工程施工中出現的重大問題要及時報告,并在每月25日前將橋梁改造工程進展情況上報市農村危橋改造辦公室。市農村危橋改造辦公室要對施工主要環節定期或不定期進行抽檢;每年年底要組織相關單位對各鎮、園區、街道農村危橋改造工作的建設程序、日常管理、任務完成、工程質量、施工安全、廉政建設等情況進行考核,對成績顯著的,要予以表彰和獎勵(考核和獎勵辦法另行下發)。橋梁完工后,建設業主要督促施工單位按照有關要求及時整理好竣工資料(包括竣工圖紙、招投標合同、施工合同、施工資料及監理資料等),并裝訂成冊,一式四份,收存保管。 6、嚴把安全關。在工程建設過程中,要加強安全生產和施工現場管理,做到安全施工、文明施工。對危橋改造需移址的,新橋建好后老橋必須及時拆除。老橋拆除必須由具備相應資質的施工單位實施。施工單位必須把橋梁拆除施工組織方案報建設業主,經審查批準后方可組織實施。建設業主要加強對橋梁拆除施工現場的管理工作,確保橋梁拆除工作的安全。 7、嚴把廉政關。工程建設要嚴格執行基本建設程序、強制性規范和《宜興市政府投資工程類項目建設管理實施細則(試行)》等相關規定要求,做到依法依規操作。對工程建設中涉及的招投標、變更、補貼標準及資金支付等重大事項或環節,要堅持規范操作、陽光操作,確保把農村危橋改造工程建成實事工程、民心工程和廉潔工程。 8、嚴把驗收關。橋梁竣工和資料齊全后,由各鎮、園區、街道向市農村危橋改造辦公室提出驗收申請,由市農村危橋改造辦公室組織相關單位進行驗收。所有農村危橋改造工程必須經竣工驗收合格、辦理有關手續后,方可交付使用。對驗收合格的橋梁,市將按照本意見規定給予補貼;對驗收中發現基本建設程序、工程質量、技術標準、資料收集等不符合要求的,將視情扣減直至取消補貼,并視情節追究施工單位和相關人員的責任。對列入年度計劃、年內應完工而未完工的危橋改造工程,市補貼資金比例下降10%;對列入年度計劃而年內未開工的,原則上不再列入下年度計劃;對未列入年度計劃,但因特殊情況需提前改造的,必須報經市農村危橋改造辦公室列入追補計劃后方可組織實施;對未列入計劃改建的,市不作補貼。 附:市農村危橋改造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名單(略) 宜興市人民政府 二○○七年一月二十五日 |